1985年,坂本幸雄正带领日本半导体产业走向巅峰。
在美国的技术支持下,这位“芯片教父”带领日本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奇迹。
然而,当日本半导体产业即将称霸全球时,美国却突然翻脸,联手韩国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芯片围剿”。
最终,72岁的坂本幸雄选择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加入中国紫光集团,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美日半导体战争:从辉煌到衰落的转折点
坂本幸雄出生于二战 刚结束的日本。
他从小就展现出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但他仍然努力学习。
大学毕业后,坂本进入电子公司做销售,但他不甘平凡。每天工作结束后,他都会钻研半导体技术,常常学到深夜。
他的努力很快得到回报,公司把他调到了研发部门。
在研发岗位上,坂本如鱼得水。
坂本幸雄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为公司贡献了不少创新点子。
他的才能很快被业内认可,逐渐成为日本半导体行业的重要人物。
恰巧那时日本半导体产业正蒸蒸日上。
美国公司为了打开日本市场,把许多先进技术都教给了日本。
日本企业学得快,改进得也快,很快就在这个领域里脱颖而出。
坂本和他的团队抓住这个机会,开发出了多款优秀的芯片产品。
这些芯片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在全球市场上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在坂本和其他日本工程师的努力下,日本的芯片技术突飞猛进。
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芯片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成了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美国开始感受到威胁。
1985年,美国对日本提出诉讼,随后签订的《美日半导体协议》成为日本半导体产业衰落的开端。
与此同时,广场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打击了日本经济。
美国转而扶持韩国半导体产业,韩国凭借“逆周期投资”策略迅速崛起,与美国联手改造创新日本芯片,最终导致日本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坂本幸雄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尔必达的兴衰:坂本幸雄的个人战争
1999年,当日本半导体业开始整合时,他参与创立了尔必达公司,并担任公司高管。
这家由NEC和日立的DRAM业务合并而成的新公司,承载着振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希望。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坂本幸雄和尔必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子产品需求骤降,DRAM价格暴跌。尔必达的订单量和收入都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三星等韩国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低成本优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坂本幸雄和管理团队想尽各种办法挽救公司。
他们削减成本、寻求政府援助、尝试技术创新,但公司的处境仍在恶化。
到2012年,尔必达背负着5000多亿日元的债务,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后被美国美光科技收购。
然而,72岁高龄的坂本幸雄并未就此认输。
他选择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道路——加入中国紫光集团,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
72岁的逆袭:坂本幸雄的中国之旅
在紫光集团,坂本幸雄负责推动内存芯片业务的发展。
他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DDR4内存条的小规模量产,这是紫光在高端内存领域的重要突破。
除了技术上的贡献,坂本幸雄还积极推动紫光在全球的布局。
他参与策划了在重庆建设大型芯片厂的计划,希望借此提升紫光的生产能力。
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底,紫光集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公司的多个项目被迫暂停,包括重庆芯片厂的建设计划。这对坂本幸雄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尽管如此,坂本幸雄并未放弃。他继续在半导体行业寻找机会,希望能为这个他深爱的产业做出更多贡献。
在他看来,只要还有可能,他就会继续他的“复仇”之路。
最后的战场:75岁再出发
2021年,75岁的坂本幸雄加入深圳昇维旭半导体公司,担任首席战略官。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份工作,但他希望能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在昇维旭,坂本幸雄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发展方向。
坂本幸雄把在日本和全球半导体行业积累的经验带到中国,帮助企业避开发展路上的陷阱。
坂本幸雄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
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
坂本幸雄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坂本幸雄指出,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独特优势。
他建议中国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最终形成内外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坂本幸雄还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中国要发展半导体产业,既要引进国际人才,更要培养本土专家。
面对国际压力,他建议中国企业要在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坂本幸雄认为,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优势。
他提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循环。
半导体新时代:坂本幸雄的中国贡献
坂本幸雄的传奇人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半导体行业风云变幻的写照。
从日本到中国,他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半导体产业的几个重要时代,见证了行业的起落兴衰。
如今,在中国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坂本幸雄正在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的故事,无疑将成为半导体产业史上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注脚。
参考资料
[1] 【中华网】——《“遥遥领先”的日本芯片,遭美国凶狠制裁30年,中国如何抄作业 借鉴与超越》
[2] 【观察者网】——《离开紫光集团后,75岁坂本幸雄再到中企任职》
免责声明:本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平台规章制度,只做信息整合分享,本文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指正。若发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或事实错误的情况,请及时与本人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