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壹圆长城币上篇:历史与发行背景》中,笔者从长城币的发行历史和背景的角度介绍了长城币的档案类信息,这篇主要讲解一下长城币的版本及其收藏价值。我们都知道,在人民币流通硬币领域中,长城币的发行和推广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长城币是许多流通硬币藏家争相竞逐的对象,是钱币收藏的一朵美好而珍贵的奇葩!
1980年4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含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共4种面额,属于第三套人民币范畴的金属币。壹圆的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及发行年号,背面为长城和面额;伍角、贰角、壹角三枚角币的正面均为国徽与国名,背面均为面额,麦穗、齿轮、发行年号。壹圆材质为铜镍合金,角币材质均为铜锌合金。壹圆是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的主币,因其图案为长城,被收藏者称之为长城币,并泛指整套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于1986年停止发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是目前我国第一套退出流通领域的硬币。近年来,随着钱币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设计精美、材质独特、铸造精良,具有浓厚中国色彩元素的长城币,逐渐进入泉友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泉友喜爱和收藏。
一、长城币的主要数据
笔者翻阅了相关资料,整理了一下有关长城币的基本参数,我们说的长城币不仅仅是面值壹圆的长城币,也包括了配套发行的其余三枚的参数,各面值按照直径、厚度、重量依次表述,壹角为20毫米、1.3毫米、2.62克;贰角为23毫米、1.5毫米、4.18克;伍角为26毫米1.7毫米、6.02克;壹元为30毫米、1.9毫米、9.32克。材质方面,壹元为铜镍合金,其余为铜锌合金。
二、长城币的种类版别
长城币系列的种类版别也比较多,从1980年到1986年共七年,共49个版别。其中银行投入网点参与流通的普制币有1980年4种、1981年4种、1983年4种、1985年3种(缺贰角),共计15种。从1980年到1986年,每年都发行有套币,具体如下:
(一)1980年长城币
是长城币的首发年份,壹圆长城币发行量相对较大,但由于早期流通消耗等原因,目前好品的 1980 年壹圆长城币也较为少见。其币面图案清晰,长城图案的细节丰富,国徽图案的立体感强。1980年长城币共有3个版别,包括普制、样币(半精制)、精制。其中,普制壹元可分为有砖版、无砖版两种。普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最初发行的和黑、蓝本里的都是无砖版,后来发行的是有砖版。1980 年壹圆长城币无砖版与有砖版均由上海造币厂生产,前期的无砖版背面长城图案左侧城楼上方箭楼无砖缝痕迹,正背两面凹入部分镜面效果强;后期的有砖版箭楼布满砖缝痕迹,凹入部分有国徽透打彩虹状痕迹,无镜面效果,有砖版可视为定型版,无砖版可称 “试验版” 或 “错版”。
(二)1981年长城币
4种硬币都有普币,红皮本中的4枚为普制币,白纸套中的4枚为精制币,所以,每一种都有两个版别。1981版发行量在长城币中是比较大的,但依然具有收藏价值。与其他年份相比,其工艺成熟稳定,币面质量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长城币包括了凝霜、镜面与普通版,1981 年壹圆长城币生产周期长,卷币包装用纸多样。其版别有凝霜版(初铸币,沈阳造币厂生产,币面凝霜效果明显,凹入部分无杂乱铸造纹理)、镜面版(镜面版初铸币,沈阳造币厂生产,凹入部分镜面感强)和普通版(沈阳造币厂生产,金属质感强,凹入部分有线状铸造纹理,整体品质较差)。
(三)1982年长城币
1982年版的长城币无普制币,只有精致币套币一种版别。
(四)1983年长城币
1983 年版发行量较少,有普币、套装精制币两种版别,是长城币中的珍稀品种。在收藏市场上,一枚品相较好的 1983 年壹圆长城币价格相对较高。其币面的长城、国徽等图案的雕刻工艺精湛,细节之处尽显当年的铸造水平。
(五)1984年长城币
无普币,套币有沈阳版和上海版两种。壹元币的区别:沈阳版“1984”年号字体较宽,“1”字顿笔较尖,长城上的一级台阶是平的;上海版“1984”年号字体较窄,“1”字顿笔较平,长城上的一级台阶是斜的。角币的区别:沈阳版“1984”年号字体较大,上海版“1984”年号字体较小。
(六)1985年长城币
1985 年版发行量较大,但其中的精制币数量稀少。1985 年壹圆长城币的普制币和精制币在外观上有一定区别,精制币的工艺更为精细,币面更加光滑,图案的立体感更强。壹角、伍角、壹元有普币,4种都有套币,套币为精制币。1985 年也包括窄距与宽距版,这个和同年发行的老西藏纪念币的近山和远山版相似,1985 年壹圆长城币由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生产。上海厂生产的窄距版正面年号字体小、字间距窄,背面有国徽透打彩虹状痕迹,长城图案中右起第二个城楼下方台阶呈夹角状;沈阳厂生产的宽距版正面年号字体大、字间距宽,背面无彩虹状痕迹,台阶呈平行状。
(七)1986年长城币
1982年、1984年、1986年版这三个年份的长城币,均未发行普制币,只有套币,且均为精制币。未正式流通,仅发行了精制套装币,发行量极少,收藏价值极高。其中 1986年版的长城币最为珍稀,发行量仅 660 套,是长城币中的珍品。1986 年的精制壹圆长城币因为发行量极少,市场价格最高,一套1986年的精制长城套币在收藏市场上价格可达数万元。整套精制币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非常高昂。1986版长城币堪称长城币,乃至硬币的币王。
三、长城币各面值、年版的发行数量
长城币主要分为1、2、5角和1元四种面值,每种面值各年发行的数量均不同,下面是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整理出来的,能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一)壹元面值1980年发行177万枚;1981年发行7545万枚;1983年发行240万枚;1985年发行1680万枚。
(二)伍角面值1980年405万枚,1981年1967万枚,1983年290万枚,1985年1273万枚。
(三)贰角面值1980年发行248万枚;1981年发行524万枚;1983年发行55万枚。
(四)壹角面值1980年发行240万枚,1981年发行4260万枚,1983年发行53万枚,1985年发行3727万枚。
(五)套币方面
1980年版7枚套装流通币(包括3枚分币)生产量是80000套,1981年版7枚套装流通币的生产量是23400套,1984年版8枚套装流通币(其中铜质鼠年章一枚)的生产量是5750套,1985年版8枚套装流通币(其中铜质牛年章一枚)的生产量是4825套,1986年版8枚套装流通币(其中铜质虎年章一枚)的生产量是660套。
三、长城币的收藏价值
长城币是中国硬币发行史上的重要币种,壹圆长城币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他是我国首次发行的流通硬币与流通纪念币相结合的一套币,从 1980 年开始发行至 1986 年结束,仅发行了 7 年,其中 1982 年、1984 年、1986 年的长城币未正式流通,而是装帧成册作为纪念品发行,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壹圆长城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种材质使得硬币外观美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也增加了其收藏价值。长城币的设计精美,图案立体感强,壹圆硬币正面主景图案为长城,展现了我国伟大的历史建筑,背面为国徽、齿轮和麦穗图案,国徽庄严,齿轮麦穗象征着工农联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长城币的发行量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年份的精制币,存世量更为稀少。物以稀为贵,这使得长城币在收藏市场上备受关注,价格也相对较高。
长城币的收藏与其他品类钱币一样,其品相至关重要,硬币的品相直接影响其收藏价值。全新未流通、无磨损、无划痕、币面清晰的壹圆长城币收藏价值更高。例如,同样是 1981 年的壹圆长城币,品相好的可能价值几百元,而品相差的可能只有几十元。随着长城币收藏热度的上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不少仿品,有些甚至精仿,请仔细甄别,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伪造的壹圆长城币。伪造币通常在材质、工艺、图案细节等方面与真品存在差异。收藏者可以通过观察币面的精细程度、边缘的规整性、材质的色泽等方面来鉴别真伪,也可以借助专业的鉴定工具和设备。
另外,长城币的保存方法要得当,为了保护长城币的品相,应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币面,防止汗水、污渍等对硬币造成腐蚀。可以使用专门的硬币收藏盒或保护袋来存放,将其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潮湿和氧化。
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长城币认识的加深,壹圆长城币的收藏价值有望继续提升。尤其是一些稀少年份和特殊版别的长城币,由于其稀缺性,未来的升值空间可能更大。但同时,收藏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做好市场研究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