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总后勤部长之子,59岁担任吉林省省长,为振兴东北贡献良多

茶阅史记 2023-07-26 10:42:46

在解放军军衔制的历史上,正式授衔其实进行了两次。1955年,为了表彰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国家将士,也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化、正规化建军的需要,浩浩荡荡的军衔制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1955年大授衔的特点是设有元帅、大将军衔,我们常谈的开国元帅、大将便与此次授衔有关。但由于55年大授衔参考的是苏联模式,不少人认为此制度与我军实际不切合,授衔过程当中留有不少矛盾,于是我军在65年取消了军衔制度。

1988年经过军委会议决议再次恢复了军衔制,从而有了第二次授衔。88年授衔不再设有元帅、大将,以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尉官为主要序列。而在这两次授衔当中,仅有一位将军均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解放军历史上可谓独此一例,此人便是洪学智。

虎父无犬子

洪学智是一名优秀的老红军,他1913年出生于安徽金寨的一户农村家庭。1928年,我党全面转入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洪学智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接触了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受鼓舞的他想要为穷人谋一条生路,隔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投身革命的洪学智基本参与了1928年以后中共重大的作战行动。反“围剿”的胜利与失败、长征的艰苦、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兴奋、解放全中国的喜悦以及抗美援朝的无畏。

建国后的洪学智将军深刻认识到了解放军后勤体系的不足,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他历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着手负责后勤工作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洪老的家庭同样星光璀璨,膝下三子分别取名洪虎、洪豹、洪狮,皆成就非凡。其中,洪虎在59岁时成为吉林省省长,为吉林的改革开放殚精竭虑,是改革开放风云人物里面不可绕过的重要旗帜。

国家之栋梁

洪虎出生于1940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浪潮当中。战火之下的童年总是被枪林弹雨所包围,尽管如此危险,洪学智也没有选择将洪虎寄养到安全的地方,而是带着他“上刀山下火海”,颇有朱元璋于朱棣之形。

可能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共和国的浴血而生,更能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建国后的洪虎投身于新中国现代建设当中,参与了当时刚刚起步的化工产业。

在北京工业学院化工系毕业之后,他先从化工技术员做起,积累经验,随后参与了我国化工产业的改革和转型发展。而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洪虎同样奉献了自我,担任了国家经改委副主任,是9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执剑人。

主政吉林省

90年代改革春风南下,我们见证了上海、深圳等一系列南方城市的经济奇迹。但这世间万物总是祸福相依,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在这历史大潮之下由于自身局限无法跟上南方兄弟的脚步而不可避免走向了衰弱。

为了探索东北的复兴之道,1998年洪虎调任吉林省担任省委副书记(正部级),次年任省长,开始漫长而复杂的振兴东北工作。主政吉林期间,他积极推动吉林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工业技术进行产业升级。

而且,洪虎对吉林省内的国有企业发展也是尽心尽力,为其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在私企浪潮席卷全国的90年代和千禧年,洪虎是少数以国企治理为重心的国家高层干部。

在德国鲁尔区治理模式大火的时候,也是洪虎冷静地看到了两者治理前提的巨大差异,提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治理模式应该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主政六年,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产业转型,洪虎都可谓“不虚此行”。

2 阅读:1635
评论列表
  • 2023-08-04 09:16

    抓吉菜的省长。

  • 2023-08-01 10:38

    乙醇汽油就是这个时期引进的。

茶阅史记

简介:杂乱无章,章绝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