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所高校缩短建筑学等专业学制,将原本5年制的修业年限调整为4年,这一调整已成为国内高校改革的普遍趋势。
从行业背景看,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传统土建类专业就业遇冷,建筑类专业学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缩短学制可让学生提前毕业进入就业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升学积极性,使学生能更早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例如,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周晨教授指出,若本科学五年、硕士学三年,用八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后就业,对学生而言时间成本过高,缩短学制可有效降低这一成本。
在具体实施上,多所高校已采取行动。如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学制从5年缩短至4年,部分高校还将建筑学学位从建筑学学位改为工学学位。同时,各高校在缩短学制过程中注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周基介绍,该校建筑学系根据新工科建设和专业评估要求,对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将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砖石质文物智慧测绘与监测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性。
不过,缩短学制也面临一定挑战。部分学生认为学制差异对就业竞争力影响有限,关键在于综合素养、个人能力及毕业院校声誉。也有观点认为,我国教育更需关注在现有学制基础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无论如何,建筑类专业学制调整已成为高校适应市场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