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英国政府在对华光伏政策上的剧烈转向引发了全球关注。从月初贸易大臣宣称“不会脱钩”,到一周后能源大臣以“强迫劳动”为由禁用中国光伏产品,这场48小时内的政策变脸,暴露出英国在战略依附、政治博弈与产业现实间的深层矛盾。

英国政府的光伏政策在48小时内经历了180度的大转弯。月初,贸易大臣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不会与中国脱钩,一周后,能源大臣却以“强迫劳动”为由,禁止使用中国光伏产品。这一政策变脸,让人瞠目结舌。

英国政府的光伏政策变脸,暴露出其在战略依附、政治博弈与产业现实间的深层矛盾。一方面,英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独立,不完全依赖任何国家;另一方面,又在政治博弈中,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而产业现实,则是英国光伏产业无法与中国竞争,只能选择限制中国产品的使用。
英国禁用中国光伏产品,看似是对“强迫劳动”的回应,实则可能对其光伏产业造成重大打击。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高的性价比,禁用这些产品,英国的光伏产业将面临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的困境。

英国光伏政策的剧烈转向,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国际市场的接受度。同时,也要关注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英国光伏政策的48小时骤变,是一场战略依附、政治博弈与产业现实间的角力。这场角力的结果,既影响了英国的光伏产业,也对中国的光伏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期待,这场角力能推动光伏产业的进步,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