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小屏手机重回C位,已成数码圈新的大势。
以小米12为首,各家国产厂商见13、14大卖后纷纷跟进,2025年,各家数字旗舰基本都有一个小直屏款可选。
大热的基础还是在于足够轻便手感好,且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小米的数字系列标准版小直屏,是建立在几乎保留了所有核心旗舰配置的基础上的。
但换完小屏手机后才发现,手机小了,周边的配件倒是一个也不小,尤其是充电头充电宝。
充电头,立马安排了小米亲儿子酷态科的6号氮化镓卡片,前段时间给大家分享过。
剩下这充电宝,又有点犯了难——我出远门一般都是用酷态科10号当主力的,10000mAh + 150W完全可以顺便给MacBook Pro续个命。
但平时出去一天这种情况,手头10000mAh的都嫌大嫌重了。换个小体积的充电宝吧,基本又要在容量上砍一波,5000mAh的甚至充不完一次就没电了,看个演唱会音乐节想录俩仨个小时视频都吃紧。
最终,在体积重量、电池容量、快充功率之间,我找到了一个平衡——酷态科10号超级电能棒Mini。
相比市面上大多“板砖”10000mAh移动电源,酷态科10号mini仅从包装就不像那么大容量的,于是直接在包装正面标上了核心参数——55W + 10000mAh。
盒子背面标注了产品信息,包括了三个USB接口各自输出功率等信息,上方强调了10000mAh的大容量、55W最大输出和55W的自充电输入功率。
作为Mini,包装中的配件也Mini化了一波:约10cm的双头USB Type-C数据线、挂绳、说明书。
10号Mini整体依然保持了和10号高度相似的家族设计语言,但却从10号的“细长条”缩短成了“小钢炮”——这个大小几乎是之前6000mAh的酷态科6号那么大了。
正面“凹”字拼色,上方亮黑部分藏着一块屏幕,唯一的天蓝色“II”按键集成了开关和模式切换,中间CUKTECH的Logo,下方则是产品名10 mini。
其他部分全部做成了银色磨砂的质感,握持不沾指纹。
当然,作为10 mini,屏幕也从10号的全彩点阵屏幕换成了七段数码管显示屏幕+ OUT/IN固定位置背光,输出时OUT处点亮蓝灯,输入时IN处点亮黄灯。
但核心功能一个不少的保留了,比如实时输入输出功率状态显示、小电流模式等。
10号侧面的参数也被放到了底面,外观看起来会更加整洁一点。
机身变得如此轻巧一来,侧面就可以加上挂绳扣。配合包装内附送的挂绳,外出即使口袋小又没带包,也可以直接挂腕上。
背面也和10号如出一辙——“双曲面”的黑色磨砂塑料上,密集的类“Y”字样纹路增强了摩擦力。
单独的AirLine Safe飞机标志,并标注了电池额定能量/典型能量“35Wh / 36Wh”,便于高效过机场安检。
不过,作为10号的后续衍生系列产品,10号Mini倒是在接口上“背刺”了一把10号:多出一个USB Type-C接口,也就是支持同时充三个设备。
实测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都可以很轻易的达到50W以上,25度左右室温环境下多次测试,从0%到100%给10号Mini充电用时都在1小时30分钟不到。
两个USB Type-C接口规格相同,均可最高55W输入/输出。
实测USB Type-C接口支持最高45W的PD 2.0输出、55W的PPS、12V的QuickCharge 2.0和QuickCharge 4。
最高支持11V 5A(55W)的小米私有PPS协议。
支持触发小米55W快充(左图为小米14)、荣耀50W快充(右图为荣耀GT Pro),给14英寸Macbook Pro(M1 Pro)机型笔记本电脑充电为45W PD。
USB Type-A口最高支持33W的输出,最高支持12V的QuickCharge 3.0、15W三星AFC、18W的华为FCP和25W的华为SCP协议。
根据我的充电习惯,10号Mini充满电后可以给4610mAh的小米14从20%到100%充电两次左右,供大家参考。
可以说酷态科10号Mini,就是在酷态科10号的基础上砍了下快充功率。但要知道,这个体积的移动电源做到10000mAh已经实属罕见,况且55W快充放在今天的移动电源里也算是中上等水平。
毫不夸张地说,酷态科10号Mini这个“小钢炮”体积,简直是充电宝里的“小屏旗舰”,也是短途出游轻装上阵,告别电量焦虑的最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