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虽然没有和外公见过面,但外婆教育我做人,妈妈教我学习

芊芊之言 2023-05-23 08:13:28

孔东梅是毛主席十分疼爱的外孙女,她的名字中有毛主席名字里的“东”字,还有毛主席最喜欢的花——梅花的“梅”字。

作为中国红色家族的后代,孔东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红色文化,传承着毛家家风。

出席活动时,孔东梅总是笑容满面,有人说,在孔东梅的身上,看到很多毛主席的影子,不光如此,她的下巴上也有一颗痣。

图|左二孔东梅

外婆的十年

1927年贺子珍和毛泽东在井冈山相识,1928年二人在井冈山结婚。

自结婚以后,毛泽东对贺子珍向来十分体贴和爱护,从来没有对她发过脾气,但是离开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却第一次发脾气。

革命斗争日益艰巨,队伍马上要出发了,但贺子珍舍不得离开,她说:“我不想走了,我要留在井冈山。”

毛泽东说:“你怎么搞得,早就做了决定了,现在你又变卦了。”

毛泽东的严肃让贺子珍一下就哭了,她委屈的像一个孩子说:“我不走,就不走。”

其实毛泽东非常明白,在井冈山这几年,和这里的群众建立了多么好的关系,怎么舍得离开呢,这里的人都是大家的亲人啊。

毛泽东知道贺子珍性格倔强,他劝不住,也不想劝了,只能去找贺子珍的好朋友曾志,让曾志去劝一劝。

曾志和贺子珍是一个被窝睡觉的好姐妹,无话不谈,她也很了解贺子珍,知道贺子珍早已经把生命交给了革命,她不想走,只是留恋这里的东西。

贺子珍看到曾志说:“你怎么也来做说客了?”

曾志看到贺子珍正在为毛泽东收拾行李,知道贺子珍虽然嘴上说着不走,其实内心还是软弱的,曾志说:“大媳妇还哭鼻子呢!”

图|曾志

贺子珍叹了口气说:“曾志啊,我真的不想离开井冈山,一想到我们革命者四海为家,我就难过。”

曾志拉着贺子珍的手说:“你要相信毛委员,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1929年1月,军号声声,红旗阵阵,毛泽东和朱德等人率领红军,顶着刺骨的寒风浩浩荡荡离开了井冈山,朝着赣南出发。

此刻的贺子珍满眼泪花,她不知道此后会经历什么,只是微微说道:“再见了,我的父老乡亲。”

她没有想到,这里离开井冈山居然经历了30多年,一直到1960年,贺子珍才抽机会重回井冈山。

然而,贺子珍离开井冈山后,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的阶段。首先是党内的领导人不定,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不定,红军常常受挫,是毛泽东相忍为党,一次次把红军从危难中挽救出来。

当时毛泽东不仅工作上面临巨大压力,身体也备受煎熬,他多次生病,好在有贺子珍无微不至地照顾。

尤其是长征开始后,贺子珍的压力似乎更大,一次在一个小山村休整时,突然遭遇了敌人飞机轰炸,贺子珍为了掩护战友,自己身负重伤,差点丧命。

毛主席得知后,命令战士们,一定要带着贺子珍,不能把她丢下,山村里一无医二无药,丢下贺子珍无异于让她等死。

医生给贺子珍简单做了手术就上路了,贺子珍的体内一直留着十几个弹片没有取出来,她就是靠着这种坚强的精神走完了长征。

按理说,到陕北后环境慢慢好转,贺子珍终于可以和一家人过几天幸福生活了,但她没有想到,一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远走他乡

1936年冬,贺子珍在陕北生下了女儿娇娇,也就是日后的李敏。

李敏出生后不久,中央机关要迁往延安,所以毛主席笑着说:“娇娇赶上了好时候,刚出生就要进城了。”

贺子珍生下娇娇后,曾和毛主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毛主席虽然日理万机,但是对贺子珍也百般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不久,贺子珍发现自己又怀孕了,频繁的怀孕,加上身体里还没有取出的弹片,贺子珍的情绪很大,她多次和毛主席提出,打算离开延安,去外面治病。

毛主席多次劝说,但贺子珍还是负气离开了,等到毛主席开会回到延安窑洞,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1937年11月,古老的西安,天气明显变冷,贺子珍搭乘去苏联的飞机,决定离开中国。

据说兰州办事处的主任谢觉哉,日后得知江青和毛泽东结婚,痛心疾首,他说:“我要是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无论如何都会采取硬性措施,不让贺子珍走。”

但历史就是历史,等到贺子珍再回国已经是1947年,此时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她想要回到爱人身边已然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1940年毛主席曾把李敏送到苏联陪伴贺子珍,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国,但李敏在苏联学习的是俄语,回国后对中文不太熟悉。

最后,毛主席决定把李敏接到北京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李敏如愿回到父亲身边,此后一直生活在中南海,还见到了妹妹李讷以及后妈江青。

虽然和后妈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但李敏永远惦记着贺子珍,平日里只要有空,李敏便会去南方看望母亲,带去一些礼物,还有毛主席的信件。

从1949年到1959年,十年的时间太匆匆,李敏从一个小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孩子,而且也有了自己的男朋友。

毛主席得知后十分欣慰,庐山会议结束不久,毛主席亲自主持,为女儿李敏操办了婚礼。

婚后,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一直住在菊香书屋前院,两年后生下第一个孩子,毛主席为孩子取名孔继宁。

孔继宁出生后,毛主席嘱咐李敏,把孩子带到上海,让孩子陪伴一下贺子珍,让他外婆也高兴高兴。

按照毛主席的嘱托,李敏把孔继宁带到上海,贺子珍对这个外孙十分喜欢,就像当初照看李敏一样,百般呵护。

但是不久,李敏和孔令华就从中南海搬出来了,过起了属于他们的平常日子,由于贺子珍身体不好,更多的时间,李敏都是在上海陪伴贺子珍。

2 阅读:680

芊芊之言

简介:读史使人明志,知古教人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