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后仰攻高黎贡山,因准备不充分而造成大量损失

史海撷英 2024-05-11 17:03:59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司令官陈诚指挥第11、20集团军和第8军分左、右两路强渡怒江向腾冲和芒市方向进攻。同时,美军第14航空队相机配合。远征军右路兵团于6月16日、9月14日先后攻克北斋公房、腾冲等地。左路兵团从6月初至12月1日,先后攻克腊猛、松山、龙陵、芒市、遮放等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19日,又克畹町,进入缅境,于27日与驻印军会师芒友。此役,中国远征军16万人苦战8个半月,共歼日军2.1万余人,收复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打通了中印公路交通线。

抗日战争期间,除了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战场之外,我国最大规模的反攻战发生在滇南和缅北,分别由远征军和驻印军从云南和印度两个方向发起,目的是打通滇缅公路,保证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而强渡怒江战役就是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美军炮兵部队火力支持以及美国提供中国远征军全部的作战补给。

抗日战争最大规模的反攻战发生在滇南和缅北,分别由远征军和驻印军从云南和印度两个方向发起,目的是打通滇缅公路,保证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不但切断了滇缅公路,还妄图攻入中国境内。幸亏中国军队及时炸断惠通桥,将日军阻挡在怒江南岸。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中国远征军就是从怒江开始反击的。

中国远征军缅甸反攻阶段,缅北战场和滇西战场中国军队的伤亡完全不同,这并不是说缅北新一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战力更强,而是滇西的环境限制了作战方式,只能与日军硬碰硬的争夺,这也造就了鲜血铸就的胜利。

高黎贡山

而在滇西战场中,有一场战役不得不提,它就是高黎贡山,二战海拔最高的战场,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平均以伤亡7人换日军一人的惨烈之战。其惨烈程度足以和后面的松山之战相提并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末5月初,缅甸战场雨季来临前,有3支部队在向着高山地带进攻。其中一个是日军攻打英帕尔山脉,另外两个分别是中国远征军X部队在缅北攻打杰布班山,中国远征军Y部队在滇西攻打高黎贡山。不同于占据有利形势的攻打英帕尔山脉的日军,两支向高山进攻的中国军队均处于极端不利的形势中。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6日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数百架轰炸机、战斗机倾巢出动。俄顷,日本的松山阵地、高黎贡山阵地冲天升起烟云。5月11日拂晓,卫立煌将军下达了强渡怒江,攻击敌军的命令。

当中国军队开始强渡怒江时,乌云笼罩着夜晚,好像是专门来掩护乘着美国橡皮艇、竹筏和由空汽油桶做的舢板渡江的两支中国纵队。尽管江水湍急,中国军队缺乏江河作战经验,但是渡江仍然完全成功。两天内,第20集团军主力渡江完毕,各师按预定计划向日军据点发起攻击。而日军此时已是四面楚歌,但困兽犹斗,进行最疯狂的垂死挣扎。在这场大战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殊死血战中,松山攻坚战、腾冲围歼战尤为激烈,战后,日本军队承认在亚洲战场曾惨遭3次“玉碎战”,这就是缅北密支那与滇西腾冲、松山战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记载:5月11日拂晓前,几百只木船、竹筏、橡皮舟、帆布船悄悄地驶向对岸,水手们拼命划桨,在波涛汹涌的颠簸之中前进……破晓时分,先遣队已平安抵达怒江对岸,并抢占了滩头阵地。日军少数河防部队稍事抵抗后,便向高黎贡山撤退。

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一座屹立于怒江西岸的巨大山脉,是中国地理教科书上横断山区核心部分的代表之一。它拥有超过5000米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高度也超过3000米,这使得它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

高黎贡山易守难攻,地形限制了大部队的展开,通过高黎贡山的只有3条狭窄的通道, 南斋公房、北斋公房和红木树道。其中以中国军队主攻的北斋公房最为险峻,也是距离腾冲最近的一条要道。

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后,追击而来的日军占据了这里,经过两年的经营,三个大队的日军早就将这里变成了日军的一个要塞。山脚下,密布着日军的机枪堡垒,山上巨石下,也都是日军的工事。每一个路口,都有日军的明暗碉堡,很多碉堡还有地道与后方相连,即便被攻破也能后退层层防守。这样的形势下,注定了进攻的不顺利。

在高黎贡山战场,日军冲破了最后的底线,将他们自己士兵的躯体当作军需给养来源。渡江开战之后的1个星期内,中国远征军伤亡近万人。翻越高黎贡山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远征军指挥官们的预期。直到10天以后,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指挥官们才发现,原来远征军的反攻计划部署对于日军早就不是秘密了。

戈叔亚介绍:中国远征军在进攻高黎贡山的时候,就非常地吃力。他们原来认为日军在那个地方的兵力部署并不是很多,但是就遇到了非常强烈的抵抗。中国远征军在仰视进攻的时候,牺牲了很多很多人。就感到很奇怪,那个时候有另外一支部队在高黎贡山山下的一个叫黄木树的一个日军阵地,那个地方,在打仗的时候就缴获了一套日军地图。那么这个地图拿到第11集团军司令部。时任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的宋希濂看到地图,就大拍桌子,他说完全跟他在司令部看到的地图一模一样,大骂,说一定是出了奸细,宋希濂就打电话跟卫立煌说:“卫总司令,我这里有事。”卫立煌就跑到第11集团军的前线,看了这个地图。

戈叔亚介绍:当时为什么会泄密呢?后来我看到日本那个《公刊战史》上提到这么一段,就是在反攻之前中国远征军的1架飞机,要飞到印度北部和中国驻印军联系的时候,这架飞机出事故,掉到了腾冲的境地。那么有1个高级参谋他带了很多文件,来不及烧毁就被日本人抓获了,那么这份文件,正好就是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的整个计划。远征军高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翻越高黎贡山原本是出奇制胜的战略设想,但机密的泄露反而使日军占据主动。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雨季,中国远征军的198师592团接到了攻占高黎贡山的命令。然而,这座山地势险峻,攀登起来异常困难。更糟糕的是,日军已经占领了重要的关口,他们居高临下,向下扫射,使得中国军队在攀登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反击。中国军人只能在70到80度的陡峭山坡上向上攻击,或者被下面的人推挡着身体射击,面对着极度的压力和危险。

当年攻打高黎贡山的是中国第11集团军与第20集团军。由于道路狭窄,中国战士只能一个接着一个的往上冲,前面的倒下,后面的士兵把机架夹在牺牲战士的尸体上,掩护后面的士兵冲锋。而在北斋公房有一个叫做灰坡的地方,更是易守难攻。

山脊只有三四米宽,两边是万丈深渊,在头两天的攻击中,远征军损失了几百人毫无所获。直到第二天夜晚,两个营的战士将山炮拆开,用绳索绑住,沿着悬崖上的葛藤一点点上爬。靠着这一奇兵,用火炮猛轰日军阵地,加上正面强攻用炸药开路,才拿下了这一要点。

直到6月中旬,远征军在牺牲了包括一个团长在内的大量官兵后,才拿下了北斋公房。而仅仅在北斋公房这条路上,滇西远征军就损失了2600匹骡马,均为坠崖死亡,由此可见地形的险恶。

不同于常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高黎贡山上下山都十分艰难。除了坠崖死亡的骡马外,也有不少远征军战士上下山中因为阴雨天路面湿滑,掉进了深渊中。

中国远征军正面进攻伤亡很大,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不熟悉地理知识,不知道山上山下温差会如此之大,在高山上冻死的中国士兵远远超过了战死的士兵。

当时5月份,缅甸已经迎来了夏季,气候闷热难耐。中国远征军均清一色的单薄衣服,越往山上越冷,而高黎贡山山顶已经超过了3000米,积雪随处可见。白天战士们尚能坚持,可是一入夜,寒气入体,很多英勇的战士就这样倒在了严寒之中。

尽管日军占尽了优势,但是他们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去。由于中国远征军炮兵的封锁和飞虎队的打击,牢牢地切断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面对全面的封锁,打到最后,日军不得不靠马肉和自相残杀吃人充饥,为数不少的日军没有死在与中国军队的战斗中而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或者被活活饿死。更有不少日军受不了残酷的战场选择了跳入悬崖。当远征军翻越高黎贡山后,三个大队的日军只有几人成为了远征军的俘虏,其余日军全葬身在了大山之中。

这场战斗历时十多天,中国军人需要克服高山缺氧、激流险滩、陡峭山坡以及日军的猛烈攻击。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的挑战。然而,中国远征军的士兵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然而,这场战斗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98师592团上校团长覃子斌和数百名官兵阵亡。在雨季中,血色的旺子混合着雨水,流淌着沿着山沟,顺着溪流流到山脚,留下了这座山的悲惨历史。这场战斗使得高黎贡山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海拔最高、战情最惨烈的战场之一。然而,在198师592团士兵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攻破了敌军堡垒,翻过了高黎贡山。美军观察家不禁感叹,中国远征军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这场战斗成为了中国远征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光辉篇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勇气和毅力。一位美国的观察员在看到这种情况后,不禁赞叹道:“只有中国军队才能跨越这样的天堑,才能在这样恶劣的地形中战斗。”高黎贡山,这个二战海拔最高的战场,身穿单衣的中国军人,在这极端的环境下,打败了战力强悍,拥有坚固防御阵地的日军,虽然伤亡惨重,却打出了远征军赫赫威名!

0 阅读:39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