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莱希坠机遇难,总统专机还是美国造,机龄已经接近50年

张学峰看空天 2024-05-20 16:28:30

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失联。最新的消息显示,伊朗总统和外长均遇难,其乘坐的直升机上没有人员幸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次事故呢?

【伊朗总统莱希已经确认在此次事故中遇难】

伊朗方面最初发布消息称,莱希的座机发生了硬着陆。硬着陆通常是指下降速度或加速度超过设计限制的着陆。

比如说,民航客机着陆时的过载通常在2.6G,超过这个数,就是硬着陆了。和坠毁不同,硬着陆这个过程中,飞行器总体是受控的。虽然严重的硬着陆也会导致航空器结构受损,出现人员伤亡,但总体上硬着陆的损害相对较小,毕竟是“可控”的。

不过从后续伊朗方面公开的现场画面来看,莱希的座机与其说是硬着陆,不如说更像是坠机或撞山。证据就是除尾梁外,包括驾驶舱在内的几乎整个机体都被烧没了。

【无人机拍摄到的事故现场】

所以回过头来看伊朗方面最初声称是硬着陆,恐怕是因为对莱希总统抱有一线生机,同时淡化事故严重程度,避免引发重大影响。

毕竟坐在这架直升机上的伊朗高级官员不只有伊朗总统莱希,还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以及其他随行人员。其中阿卜杜拉希扬与莱希都属于VIP中的VIP级官员,理应分开乘机。而这也导致了在坠机事件发生后,外界难免会因这些重要官员的遇难而浮想联翩,会进行相应的新闻管制也是必然的结果。

当然,我们也还不能完全从理论上排除是硬着陆。因为它降落的地带是山区,如果在平原地区硬着陆可能危害不大,但是在山区硬着陆,可能导致直升机解体、翻滚,并引发火灾。这时候缺乏消防能力的机组也难以在火灾中逃出生天。

【抵达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

当然了,比起对现有事故画面的分析,大家显然更关注为什么伊朗总统会遭遇这种事故?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总统是VVIP级官员,哪怕伊朗政府做不到好莱坞电影中那种密不透风的安保,最起码也是可以为莱希提供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安保服务,让“事故”这个词远离莱希身边。

这起事故的发生大概率是由当地恶劣的天气、直升机本身存在的机械故障隐患以及飞行员处突能力等多个主客观因素综合的导致。

首先是天气,根据伊朗方面公开的消息,莱希座机在临近起飞时,事发当地就已经开始起雾了, 并且天气预告也显示飞行航线上很可能有雨。

要知道,东阿塞拜疆省素以群山环绕著称,大量绵延不绝的山体不仅会遮挡飞行员在低空的视野,围绕复杂地形形成的风切变也会对任何往来飞行器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东阿塞拜疆省的五彩山脉】

在这种飞行环境中,哪怕是在视野良好的晴天,直升机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因为气流等因素发生事故。而当大雾降临甚至伴有雨天时,低能见度会进一步恶化山区的飞行环境,直升机发生撞山事故的风险也将大幅增加。

典型例子就是在2020年1月,台军一架黑鹰直升机在乌来山区撞山,导致包括其“参谋总长”在内的8人死亡。

【莱希乘坐的美制贝尔直升机】

其次,这次莱希总统可能乘坐的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前从美国购买的贝尔212直升机。也有消息称是贝尔412,两者不同之处在于412的旋翼系统使用了4片桨叶。从模糊的照片来看,更像是贝尔212.这批直升机是伊朗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从美国采购的,与伊朗空军的F-14是“同龄人”。

而这也意味着在伊朗因“霍梅尼革命”改旗易帜,并遭到美西方国家全方位制裁后。期间快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伊朗方面只能靠走私等渠道获取这些美制直升机的维护零件。就算是伊朗总统的座机,其机体维护情况也未必有多好,存在机械故障风险要远远大于伊朗手里的俄制直升机。

【莱希之前也坐过米-171】

这个时候,如果贝尔212出现问题,比如说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发生故障,迫使其降低飞行高度,也会增大撞山、坠毁的风险。甚至从一起飞行的其他两架直升机安全抵达目的地的情况来看,莱希座机因故障坠机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直升机飞行员这一主观因素。因为就像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能为总统开飞机的飞行员不可能是什么等闲之辈,没个上千小时飞行经验人家也不可能放心让你进驾驶舱。

但问题是纵观人类航空史,往往是一些老飞行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新飞行员更高,而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老飞”经验过于丰富了,以至于在面对一些繁琐的起飞检查流程时他们总喜欢习惯性地略过。

同理,在飞行中遭遇突发事件时,老飞行员也更倾向于用经验与肌肉记忆来应对问题。这固然让他们拥有远超新飞行员的处突速度,但如果问题的严重性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覆盖区间,后果也将是灾难性。

0 阅读:86

张学峰看空天

简介:掌握军事自媒体制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