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访大量青少年心理咨询后,心理治疗师: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张老师的咨询室造访最多的是家长带来的十几岁的青少年,往往在刚来的时候多是因为孩子厌学、叛逆等问题,但最后量表评估结果常指向抑郁、焦虑。

这些年抑郁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则达到10%。

无论是哪份报告,都指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青少年群体生病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起家长来说强不少,他们往往能接受或者愿意接受抑郁的说法。

反观他们的家长,无论是出于病耻感还是真的不清楚,他们对于“孩子抑郁”这一现象时常难以接受。

“小孩子能得什么抑郁啊”

“是不是仪器测错了,我就说让你不要乱选”

“我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怎么还能抑郁呢”

……

在接访过大量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后发现:

孩子抑郁的背后

影影绰绰是家长的身影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现象,家长刚带孩子来到咨询室后往往是这么几种情况:

基本上愿意主动来到咨询室的孩子都是有表达的愿望与动机的。

因此,要想了解真实的情况,最好要让大人和小孩分开说。

家长先简单把事情说一下,现在什么表现,有哪些问题?说完他就可以出去了,剩下的由孩子来补充。

做家庭咨询的咨询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家长的焦虑,就是孩子的抑郁。

很多父母并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把孩子视作“商品”,因为现在社会的不断内卷,家长们的压力通过亲情传递给了孩子。

他们需要用孩子看得见的成绩和表现让自己得到安慰。

这些都是在家长不在时孩子才会说及的情况。

过度关注与放任自由

家长需要把好度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的一次调整,调整好了才能迎接未来的人生,调整不好,就没办法做一个独立的个体。

青春期存在的意义,就是孩子如何跟父母从不平等对话到平等对话。

只是父母没有留意到孩子的变化,没有根据变化来调整自己。

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经常会叛逆,就是因为孩子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渴望人格上的独立,但不是每个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知道恰到好处地撤退,也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拒绝父母。

那么,家长在青春期对孩子不管不顾可以吗?

过度关注是问题,不关注也是问题。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家长与孩子无法做到有效沟通。

因此,家庭咨询并不是很费劲,只需要让他们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让他们知道同一件事双方有不同的观点,就会促成改变。

0 阅读:133

陕西释心心理咨询师习艳丽

简介:每天持续分享心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