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经济日报 2024-05-21 06:50:47

经济日报北京5月20日讯(记者韦佳玥)国新办20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围绕“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 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介绍了相关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介绍,近年来,宁夏经济发展实现了量质齐升。宁夏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增长了6.6%,居全国第五位;今年一季度增长5.8%,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10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增幅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创造了宁夏历史最好成绩。同时,宁夏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后劲较足,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也有明显提升。

水是宁夏的大事。宁夏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产业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多,水直接关系到宁夏今后的发展。张雨浦表示,宁夏始终把水资源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关键要素。围绕节水、治水、用水,宁夏确定了40项评价指标、80项重点任务、100项水利工程,实行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面管控,到去年底,全区的地级市已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表示,宁夏产业呈加快发展态势,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六新六特六优+N”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六新”是指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六特”是以葡萄酒、枸杞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六优”是指以文化旅游、会展博览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N”是指先进算力、氢能等高新产业。下一步,宁夏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宁夏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已建成我国西部唯一的算力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买彦州表示,为更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夏将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在东数西算方面,新建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尽快建成全国大型智算基地;在数据要素方面,加快实施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升级;在人工智能方面,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宁夏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立介绍,宁夏民间投资占比和增速都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在政务服务上,宁夏有95.3%的事项可在网上办理,企业开办的时间已压缩到3个小时以内;在助企发展上,宁夏今年启动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推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十项机制”;在环境营造上,致力于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去年宁夏新登记经营主体增幅达17.2%。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