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华关税大棒挥空,转头找上日本,要在中国家门口安“眼线”

交锋新视野 2024-05-20 15:14:49

中美关税大战,美国没打赢中国,拜登不甘心,转头找上日本,对华连出2招。没想到,反倒暴露了美国一大困境。

一、美国要向日本派官员“专盯中国”

据日媒报道,美国国务院消息人士近日宣称,他们计划于7月向美国驻东京大使馆派遣一名官员,专门负责“紧盯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此前也向其他国家的美国大使馆派遣过,大约20名这类“专盯中国”的官员,但在东亚地区进行此类行动,还是头一次。

(拜登政府要向日本派官员“专盯中国”)

据悉,这些官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和分析有关中国的信息。消息人士透露,除了紧盯中国动向,此次派往日本的官员,还将负责推动建立不依赖中国的半导体等多种重要商品的供应链。

美国这么做,意图相当明显。

一方面,美国要在中国家门口安插“眼线”,并与盟友日本加强合作,相互收集和分享针对中国的情报,并根据情报,更具针对性地对华出招。

另一方面,美国试图控制日本,使其在芯片等核心领域,与美国保持统一战线,共同对付中国。

显然,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关键战略竞争对手,企图利用日本实施新一轮的对华遏制。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近期唯一一次做出这种举动。

二、美驻日大使首次访问日本一岛

不久前,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访问了日本与那国岛。

要知道,这个岛屿的位置非常特殊,离中国的钓鱼岛和台湾省都比较近。

正因如此,在伊曼纽尔之前,没有出现过美国驻日大使访问该岛的情况。

而且,伊曼纽尔一贯热衷于挑衅中国。此前,他曾叫嚣要在印太地区“团结”日本、菲律宾等国,以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不仅如此,他还威胁道,如果美国愿意与中国合作,但中国置之不理,“被孤立”的中国,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在中美关系渐趋紧张的情况下,拜登政府派他访问敏感地区,无疑是想通过此举“彰显威慑力”。至于是向谁彰显威慑力,不用说也知道。

(美驻日大使到访与那国岛)

显然,伊曼纽尔此行不仅是要再次强调,在合作对抗中国这件事上,美日已达成联盟,还要借此机会将日本牢牢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这样一来,日本不仅能为美国的印太战略服务,还能为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干预行动做准备。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动向。这些错误行为,不仅会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加剧地区的紧张气氛。

当然了,美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华连出2招,也暴露了它正在面临的一个困境,那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中国的不断进步,只能变本加厉地打压中国。

自己的力量不够,就把日本等盟友拉下水,和它一起对抗中国。

然而,事实早已证明,不管美国找来多少帮手,其遏制中国的图谋,都不会得逞。

三、美日遏华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道理很简单,中国绝不会任由美日等国胡来。

前段时间,美日发表领导人联合声明称,两国同盟迎来“最重要升级”。

不仅如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还宣称,他已经与拜登达成共识,继续推动美日密切合作,以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

显然,美日进一步加强同盟关系,就是冲中国来的。

当然了,中国也没客气,直接向美日发出警告,中方反对拼凑排他性的“小圈子”,反对在亚太地区搞阵营对抗。

(中方严正反对)

如果美日执迷不悟,做出危害中国合法利益的事,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必将是中方的严厉反制。

其实,就算中国不出手,美日的遏华小圈子,也未必能掀起多大风浪。

道理很简单,在联手对付中国这件事上,美日各怀鬼胎。

对于美国来说,日本不过是它推进“印太战略”的一枚棋子。美国之所以要极力拉拢日本,就是为了让它分担围堵中国的压力。

当然了,日本的心思也不单纯。一方面,日本和美国一样,妄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岸田政府想借此获得美国在军事方面的纵容与支持,以便进一步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达到强兵扩武的目的。

换句话说,美日联盟是靠利益维系着的。

这意味着,一旦局势有变,看似牢固的美日联盟,很有可能随之动摇,甚至是瓦解。

(美日同盟并不牢固)

而且,事实早已证明,美日联手对付中国,不仅达不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反而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紧随美国脚步,加强对华芯片出口管制。

然而,美日等国处心积虑的围堵,根本挡不住中国芯片的发展。不管是常规芯片方面,还是尖端芯片方面,中国芯片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反倒是美日自己的芯片企业,因此大受影响。

最后,奉劝美日一句,趁早放弃围堵中国的幻想,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早日回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轨上来。否则,他们必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3 阅读:1046
评论列表
  • 2024-05-24 16:03

    跟俄罗斯是不是拼凑排他性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