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抛489亿美债,逼出背后最大“接盘侠”,美或降息化解危机

巫师商业 2024-05-19 15:33:30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在最近的一系列经济动作中,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突然加征了高达25%到100%的关税,似乎想给中国制造一些经济上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中国则在财经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动作: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到底这背后是什么玩法,我们得好好分析一番。

中国已抛售489亿美债

近段时间里,中美经济关系的一大看点就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累计达到了惊人的489亿美元。

特别是在美国宣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后,中国这一动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先看数据,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中国在今年前三个月里,就抛售了186亿、227亿和7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这并非一个轻易忽视的数字,抛售总额达到了惊人的489亿美元,使得众多市场分析专家深感震撼。

自2022年伊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便呈现出持续下滑之势,从逾1.3万亿美元的高峰跌落至当前的7674亿美元,降至2009年最低。

当前倘若与2013年度的历史峰值相较,这一数字已然削减超过42%之多。

究其背后的原因,实则错综复杂。首先,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自特朗普执政时期起,额外征收的关税政策便已实施,而在拜登政府上台后,此项政策仍在延续,因此,中国方面自然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应对挑战。

而抛售美债,可能是向美国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满当前贸易政策,也正在减少对美国经济的依赖。

在此期间,中国进一步增持黄金储备,其累积增长已连续维持长达18个月之久,由此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黄金购买者。

从特定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可被视作为对美元资产潜在风险进行对冲的一种战略决策;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可能是在未雨绸缪地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货币政策调整做好充分准备。

投资黄金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提升金融稳定性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中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货币市场。

今年以来,尽管美元走强,但人民币相对稳定,只下跌了1.3%。

相比之下,日本货币——日元以及瑞士法定货币——瑞士法郎的贬值幅度均颇为显著。这恰恰反映出我国凭借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外汇管制手段,不仅成功地稳固了本币——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同时亦大幅降低了市场震荡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于如今的美国经济来说,其面临的诸多挑战同样不可忽视。国债利息的沉重负担与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无疑使美国财政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当前市场各界的普遍预期是,美联储有望在今年9月份采取降息举措,以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及通货膨胀压力的双重挑战。

如果真的降息,美元可能会进一步走软,这对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和投资者都将是一个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大幅削减美债持有量并大规模购买黄金,这并非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的运作层面,更深层次地说是一种战略性的调整。

透过以上措施,中国在降低对美元资产依赖程度的过程中,也在未雨绸缪地为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好充分准备。

然而对于美国而言,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意味着有必要重新审视其财政与货币政策,以便应对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带来的这种深刻变革。

这场金融博弈还在继续,后续的变化值得我们继续关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市场的动向,美国和中国的每一步经济策略都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谁是美债的最大“接盘侠”?

在这场国债大戏中,中国可是抛出了个大动作,一连三个月减持了489亿美债。这事儿不仅让美国感到头疼,还逼出了一批不得不接盘的“英雄”。

最为显著者莫过于日本及英国两国。

谈及日本,根据今年首季度的相关数据显示,其成功承接了中国抛售出的大多数美国国债。

详尽的数字如下所示,日本在1月份、2月份以及3月份分别增持了149亿、164亿以及199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加起来,这三个月就搞了512亿美元的美债,差不多补上了中国抛掉的那部分空缺。这操作,可以说是挺给力的。

英国也不甘落后,尽管1月份稍微减了点,但2月和3月的增持力度很猛,总共增持了362亿美元的美债。

这样一来,日本和英国这一季度合起来增持了874亿美元的美债,基本上就是在默默支撑美国债市。

但日本的这番操作背后也有苦衷。4月份,由于美国华尔街对日元发动了狙击,日元汇率暴跌,日本央行不得不跳出来干预,稳定汇率。

这其中动用的是外汇储备还是通过抛售美债来筹措资金,现在还没个准信儿。

这事儿对日本来说,挺尴尬的,因为在很多重大经济决策上,它都得听从美国的安排,这种被动局面让日本时常处于风口浪尖。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曾经也是美国国债的大户,后来几乎清仓式抛售,与美国拉开距离。而日本在美国对俄制裁之后,还得紧跟着表态支持,这就更显得日本的外交和财政政策受制于人。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即使遭到了美元的无情收割,国债市场一度崩盘,也只能通过购买更多美债,继续跟着美国走。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更是战略上的无奈,让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看这场国债大戏,其实可以看出不少国际政治经济的深层次动向。

日本和英国虽然是美债的大“接盘侠”,但这背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重点。

美国“拆东墙补西墙”

面对长期居高不下的联邦预算赤字以及难以摆脱的债务负担,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得不频繁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以应对困境。

时间定格在5月16日,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报告揭示出这样一组惊人数字:截至本年度第一季度末(即截止至今年3月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纷纷加大力度购买美国国债,累计金额高达近1200亿美元,使得他们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攀升至逾8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无疑令人瞠目结舌,因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接近35万亿美元。换言之,全球各大央行手中所掌握的美国国债约占美国总体债务的22.8%。

美国的债务表现就像是个永不停歇的滚雪球,越滚越大。

虽然这情况让人心里有点发毛,但也反映出全球投资者还是挺看好美国经济,或者说,美国国债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之一,依然吸引着全球的钱。

不过,看这趋势,似乎全球经济还得继续依赖美元的稳定性和美国经济的表现,毕竟这么多的债务,不是说消就能消的。

尽管目前美联储尚未宣布实施加息,然而美国公债的利息支付负担已然相当沉重.

在当前局势之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纷纷采取减持美国公债的行动,这无疑为美国财政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压力。

展望未来,美国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回购这些债务,这很可能会引发美元汇率的进一步下跌。

反观我国方面,持续减少持有美国公债并增加黄金储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以及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这种策略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只会增加,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经历重大波动的背景下。

对于美国而言,这种局面意味着必须找到新的策略来应对不断增加的财政压力。

美国的国债市场和美元的稳定性受到挑战的同时,它也需要重新考虑其全球经济政策,特别是在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关系中。

当中国实施减少持有美国国债之举时,实质上是向当前的全球金融体系提交了一份充满忧虑的表态书,其中透露出来的期望是塑造一个更为多元且平衡的全球经济格局。

伴随着中国等国家对于黄金储备以及其它货币资产的不断增持,全球货币供应量及金融稳定性或许将迎来一段时间内的调整,这无疑将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

此外,这样的变革正逐渐引领着其他非美元货币走向升值之路。

举例来说,尽管面临着美元强势的压迫,但人民币却表现得相对稳定,这显现了我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的谨慎与战略眼光。

未来,随着美国可能的降息和经济调整,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进一步贬值,这将使得持有美债的国家面临新的汇率风险。

在全球经济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行动不仅仅是金融操作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战略性的全球视角转变。

通过减少对美债的依赖,中国不仅在保护自身免受未来可能的市场波动影响,也在积极寻求更多的国际合作和货币多元化,以稳固其经济和增强全球经济影响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决策是一个多层面的战略选择,涉及到金融安全、国际关系和货币政策。

此种策略的成效预计将于今后数年间逐步展现出来,其影响范围不局限于中美两国,同时还将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深远且重大的变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美方采取了这样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举措以维持其经济运作的稳定,短期而言或许能够奏效,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无法长期维系的。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倘若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中国减少持有美债,那么美国必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除此之外,伴随着美国再度向中国施加重税,全球各国的回应亦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国家已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总之,现在的全球经济像是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美国的每一步走得都格外艰难。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如何在这波动的国际局势中保持自身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将是接下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信息来源:

《3月中国美债持仓金额创15年新低,储备资产多元化大势所趋》界面新闻

《“中国减持美债,大笔买入黄金”》环球时报

0 阅读:1

巫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