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无票收入的入账技巧:财务人员一定要弄清楚

蓝图企服 2024-01-05 14:21:02

随着税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以票管税”政策的推行,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方式主要以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为主。然而,在日常经营中,企业的营业收入还包括了无票收入。换言之,除了正常开具发票的收入需要入账外,无票收入同样需要正常进行账务处理。有些财务人员可能认为无票收入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这种想法实际上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该如何界定无票收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呢?

1.无票收入

无票收入,又称为未开票收入,指的是企业已经达到收入确认的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未开具发票的收入。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购买方未索取发票或者后期才需要发票的情况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无票收入主要出现在一些零售企业,如餐饮店、水果店、药店等实体店铺。由于这些企业的客户大多为个人消费者,他们对发票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这些企业通常会面临无票收入的情况。对于这些零售企业来说,无票收入的管理和核算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需要将无票收入与有票收入进行分别核算,以确保企业收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税务法规的相关规定,确保无票收入的税务处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账务处理

对于无票收入的账务处理,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涉及无票收入的数量,选择分类或汇总方式进行记账。如果企业当期的无票收入较少,我们可以按期汇总记账。但如果企业每天都有大量的无票收入,建议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按日汇总。由于无票收入是价税合计,我们需要分别计算不含税收入和税额,然后按日对这两个科目进行账务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是可以统计每日的无票收入,方便我们进行数据分析;二是可以减少金额计算错误的情况发生。另外,在进行无票收入账务处理时,我们需要区分当期和前期,并根据企业的纳税类型进行记账。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应借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销货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如果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同时结转销货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对于前期已按无票收入处理,后期又补开发票的情况,财务人员需要在开具发票的当期,对相应的无票收入记账凭证进行红字冲销,然后根据开具发票的金额重新入账。为了使账务处理更加清晰,建议将会计科目细分,设置二级或三级科目,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项商品的销售情况。

3.税务申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税务机关认可企业的无票收入,但企业仍需对无票收入进行正常的纳税申报。对于无票收入,其对应的实际销售金额需要进行正确的计算。其中,不含税收入的公式为:不含税收入 = 无票收入 / (1 + 适应税率或征收率)。而税额的计算公式为:税额 = 无票收入 / (1 + 适应税率或征收率) × 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 无票收入 - 不含税收入。具体申报步骤如下:如果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需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售明细所对应的未开具发票处,将本期未开票收入对应的不含税金额填入。同时,需要核对税额是否与账上相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如果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且该季度总收入未超过30万元,需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所对应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处,将本季度开具发票收入加上未开票收入之和的不含税金额填入。然后同样需要核对税额是否与账上相符。如果企业后期补开发票,需在开具发票处据实填写当期总计的不含税收入。同时,在未开票发票销售额处填写其对应的负数金额,以冲减之前无票收入的记录。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正确地进行无票收入的纳税申报,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降低潜在的税务风险。

END

0 阅读:1

蓝图企服

简介:企业服务,金融牌照,工商注册,代理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