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飞上天,美国AEROX10A空中火箭炮系统

丹书战史 2024-02-22 19:34:42

空射火箭弹在二战时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它能用尽可能简单的结构、更低的重量来提高对地攻击火力,这对精打细算起飞重量的飞机很关键。不过火箭弹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发射轨道需要安装在机翼下或机腹位置,外挂火箭弹时会增加额外的飞行阻力,挂弹越多飞行性能越差。

美国在1946年开始装备道格拉斯A-1“天袭者”攻击机,它拥有多达15个外部挂架,可以挂载火箭弹、鱼雷、航空炸弹、机炮/机枪吊舱等多种武器弹药,这么多挂架也意味着飞行阻力很大,该机发射HVAR(高速航空火箭弹)5英寸(127毫米)无控对地火箭弹,在很多关于A-1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两翼下挂满了这种弹药,严重影响飞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设计师开始尝试开发新的武器系统,他们提出了2种方案,其一是一种使用弹鼓供弹的航空火箭炮,它可以装在机翼内,不过这种发射器的弹鼓尺寸太大,超过机翼厚度,因此很快就被放弃,而另一种则是AERO X10A,它被称为是自动无后坐力炮,或非制导火箭弹发射器,其实简单理解就是一种航空火箭炮。

道格拉斯公司在1946年建造了一架试验机,编号为XBT2B-D1,它在两侧机翼上各有一部AERO X10A,发射器空重只有73千克,火箭弹就像机枪弹链一样从侧面补充,每部发射器备弹19发。该系统发射改进的HVAR 5英寸火箭弹,保留了它的战斗部,安装了新的弹体和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没有展开的弹翼,不过有消息称它的尾部有倾斜的喷口, 可以在空中自旋提供稳定性,这种弹药单枚重约10千克。

XBT2B-D1于1946年~1947年在中国湖进行了测试,它的测试结果还不错,AERO X10A最大射速可达3发/秒,6~7秒即可把全部弹药发射出去,且精度非常高,而机翼内置的武器系统不会过大破坏飞机的气动外形,有利于飞机保持机动性,虽然随着弹药消耗会带来重心变化,但被认为可以忽略,毕竟这点重量也不算大。

AERO X10A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让火箭弹能放进机翼内而缩小尺寸,它比较短,所能携带的固体燃料较少,有效射程只有800~900米,而老式的HVAR火箭弹最大射程可达4~5千米,尽管精度不理想,可实战中不必冒险接近目标。

道格拉斯公司并未放弃,接下来几年里一直试图改进设计,不过项目可能在上世纪50年代前期终止,原因则是没有军方的财政、行政支持。

1 阅读:73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