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月球形成与早期分异过程,月壤样品首次发现月幔橄榄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15:25:5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水炯团队在嫦娥六号取回的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橄榄石——来自月幔,是被富镁火山岩携带喷出至月球表面的。该成果为厘定月幔成分及理解月球形成与早期分异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行星幔的组成与化学性质研究是理解行星形成、分异和演化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始终致力于从月球返回样品中寻找月幔物质,却一直未能找到确切的物质。这导致我们对月幔的了解只能是间接的。”王水炯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实现了月背采样,返回样品来自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这里也是最有可能露出月幔物质的地方。

利用快速矿物识别定位技术,团队在样品中发现了63颗橄榄石,根据形态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类。“我们发现,其中有一类橄榄石具有较高的镁铁比值和镍含量,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过类似的橄榄石成分。”王水炯说,团队通过模拟月球岩浆洋结晶过程中,橄榄石成分的演化,确认它们来自月幔。

根据这些发现,团队提出,导致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的撞击事件移除了该区域密度较低的斜长质月壳,使富镁岩浆喷发。这些来自月幔的橄榄石就是被富镁火山岩携带喷出至月表了。该成果近日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王水炯表示,这些来自月幔橄榄石的首次发现,将为后续理解月球形成与早期分异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