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人还记得菜市场里的生草药铺吗?
我们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容易上火生湿,会有长口疮、口苦口苦、尿黄尿频等症状,在小时候,每次出现这个情况,我爸妈就就会带我去菜市场里找熟悉的生草药铺,给那个老板娘把一把脉,然后开服中药,带回家煮。
而在前几年经过菜市场时,那个生草药铺都要结业不干了,问了一下原因,还在给东西打包的老板娘就一口气吐槽说:现在的年轻人过来就问,“你有证吗?就敢开药?老人家越来越少,来抓药的人不多了,所以生意做不下去,索性回家退休。”

是的,我爸妈以前带我来把脉时,我可以没有那个意识,知道要问有没有开药的人有没有行医资格证,甚至我爸妈也没有这个意识,都觉得敢在市场开药铺的肯定都有两把刷子,不需要国家的认证。
但是时过境迁,我爸妈现在也开始相信权威,就算是看一个卖衣服的广告,都知道要先查一下有没有国家的准入证书了,是否符合相关生产标准,以免上当受骗,花钱买不快。
因此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的时代,很多民间中医除了要精进医术,还要应付来自患者的质问,“你有证吗?!”
有证没证,应该是困扰了很多民间中医的噩梦了!

有些老中医呕心沥血行医数十年,但因为这一个行医资格的限制,一直得不到国家的承认。
有些人精研医术,悬壶济世,却一直被称作中医爱好者,甚至被认为是骗子……
种种心酸,不足以与外人道也。
而雪上加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更多人了解到中医的魅力,但也有更多不法分子,用中医来行骗,这让患者对于中医更有了一分警惕,甚至认为不是正规医院的都不可信。
除了来自患者的质疑,国家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对于无证行医的打击也不遗余力。
所以追求合法,追求合规,光明正大地行医,也就是俗称的转正,就成了很多民间中医的首要需求。
而实际上,民间中医转正这事是古已有之。远的不说,就说解放初期的国医大师刘渡舟先生,这位老先生解放前是在中药房学习医术,民国时就到了北京参加“中医师特种考试”,解放后又到卫生部组织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学习西医基础知识,学期一年,于1951年毕业。再后来,他就经人推荐到了北京中医学院参加中医教学工作,先后任伤寒教研组副主任、主任,兼任金匮教研组主任。

可以说,学院派中医上溯几十年前可能也是民间中医,既如此,先人能做得,今人就做不得?民间中医转正是传统,也是大势所趋。
而想要转正有什么法子呢?再考一次高考进医科大学,然后凭学历考执业证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有另一条路。
国家早在2006年就颁布了《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根据政策规定,个人只要在中医医疗机构实践五年,考过中医确有专长考试,再实践一年就可以报考中医助理医师,而在考得中医助理医师后,经过五年实践,就可以考取中医执业医师。
这条路漫长曲折,但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还是光明的,有希望的。只要考生能找到一个靠谱的机构,能够顺利地报上名,然后凭借个人努力通过国家制定的考试,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行医,真正成为一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