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指骡为马”的北齐大公主,可不是“笨蛋美人”!

昏鸦的小窝 2024-05-22 17:03:02

《庆余年2》中,跟着满血复活的范闲一起回京都的还有和亲的北齐大公主,看似憨萌可爱,甚至骡马不分,却不是个“笨蛋美人”,不仅驭夫有术,还懂识人,可以说是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一、北齐大公主为何和亲南庆大皇子李承儒?

大公主跟南庆大皇子李承儒一样,不是卫太后所生,与小皇帝战豆豆是同父异母的“姐弟”。母妃早逝,一直由卫太后养在深宫,从未远离过宫门。

大公主之所以和亲南庆大皇子李承儒,两个原因:

一是北齐和南庆并称当世两大强国,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如果不是有大宗师苦荷坐镇,估计南庆早就吞并北齐了。

大国权力的转移有个过程,联姻可以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避免发生过于激烈的大规模冲突。

二是范闲出使北齐,帮助小皇帝战豆豆扳倒了位高权重的锦衣卫指挥使沈重,并与战豆豆达成接手内库后货物走私的战略合作。

为了后续协议的履行,需要有个中间人来互通有无,传递信息,无亲无势的大公主就成了卫太后和小皇帝战豆豆看中的合适人选。

大公主曾在林婉儿居处说过,“从小到大都想逃出皇城,只不过都是做梦罢了。”没想到,第一次出宫,就是和亲人生地不熟的南庆。

二、北齐大公主可不是个“笨蛋美人”!

范闲从京都回到使团,如何让自己“假死复活”显得合情合理成了一大难题,于是把圆谎的主意打到了大公主头上。

大公主内心惊惧不安,却知道范闲是北齐皇室的政治盟友,也是她在南庆的最大依靠,当众宣布范闲是为了保护使团安危和庄墨韩的一车赠书,与前来追杀他的大宗师殊死拼斗,假死脱身而已。

有了大公主明面上的证实,小范大人顺利脱去“假死欺君”的死罪,两个人也算是有了过命的交情。

老二李承泽在抱月楼事件上吃了一个闷亏,得知戍边的大皇子李承儒与范闲同日到京,安排人手修路阻道,让他们同时入城,看看会发生点什么有趣的事情。

果不出老二所料,小范大人在城门外与老大李承儒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还摆出大公主来反击大皇子。

此时的大公主,内心是一万只草泥马在狂奔,却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替范闲撑腰,并将不知被谁杀了的战马揽到自己身上,坚定的选择跟范闲站在一起。

本来想着逃婚的大皇子李承儒,看到如此单萌可爱、灵动嫣然的大公主,骨头早就软了,哪还舍得离开。

三、“指骡为马”的大公主,大智若愚!

大公主入城不久,大皇子李承儒约她去见林婉儿,她首先就是去买马还债,大义凛然的说“北齐从不欠债”。

庆律规定,不得私自出售战马,大皇子只能让骡马不分的大公主买了一匹骡来替代战马,大公主还觉得这匹骡骑起来风驰电掣,很是威风,甚至还交待范闲不要戳穿这个“真实的谎言”。

林婉儿的宴席上,大公主真真假假的为范闲辟谣,说范闲跟北齐圣女海棠朵朵绝无私情,又说殿上诉衷情、寿宴双飞舞是真的,还说两人只是逢场作戏,性情相投,默契而已。

大公主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告诉小范大人,他跟北齐是深度绑架的盟友,北齐可以为他背书,也请他在掌控内库之后,履行双方的约定。

四、原著中的北齐大公主结局

原著中的北齐大公主,清冷美艳,温柔贤淑,有公主应有的矜持与自重,可不似剧版的跳脱率性。

大公主和亲大皇子,纯粹就是政治联姻,缓解北齐战败后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

大皇子虽然是个军人,感情上不如范闲细腻温和,却很有桃花运。

征伐西胡时,就有草原部落头领将宝贝女儿玛索索献给了他,而后又有燕京大都督王志昆之女王曈儿看上了他,都被驭夫有术,堪比“胜似虎豹”王夫人的和亲王妃驯服,正妃之位稳如泰山。

庆帝死后,和亲王妃跟着大皇子李承儒常住东夷城,将家中玛索索和王瞳儿两位侧妃治的服服帖帖。

结束语

大公主能在南庆扎根,一方面得益于大皇子李成儒的惧内,另一方面却是跟小范大人的友好关系,毕竟小范大人是南庆的权臣,也是北齐皇帝战豆豆的战略合作伙伴,北齐照顾范思辙,范闲关照大公主,互帮互助,互惠互利。

剧版的大公主,看似人畜无害,软萌可爱,好像是个“笨蛋美人”,是小范大人的“工具人”,然而一个女孩子能孤身和亲到南庆,没有一点智慧和勇气,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南庆立足,早就被南庆这帮人精似的皇子王妃吃得渣渣都没了。

在京都叛乱时,大皇子李承儒选择与范闲并肩作战,既有母妃宁才人的授意,也有和亲王妃枕边风的影响。

说句题外话,大皇子都有名字,大公主怎么就没有名字呢?北齐战家掌权,小皇帝名战豆豆,贵妃司理理,圣女海棠朵朵,大公主是不是应该叫战悦悦,悦目是佳人;或者叫战星星,那双自带美瞳的眼睛;或者叫战笑笑,一笑倾心,再笑倾情。

你们觉得大公主叫什么好呢?也来给取个名字!

===========分割线===========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和坚定的动力!

若您有不同观点,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