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再看李菁,才明白他和郭德纲散伙,或许是人各有志

窦来嗦娱 2024-05-23 05:59:45

说起相声节目,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德云社。

作为中国最为知名的相声节目社团,它的灵魂人物郭德纲也是人人皆知的著名表演家了。

大家可能都有听说,郭德纲为了建立起德云社,一直打拼和磨炼了很久,中间吃过的苦头和遭到的困难,怕都是非当事人能够感受的。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德云社的创始人其实有整整三位。

除开声名显赫的郭德纲,还有两位创始人也在德云社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位是老艺术家张文顺,目前已经仙逝,而另一位则是曾和郭德纲相伴多年的打拼兄弟李菁,因为种种原因,李菁在2010年退出了德云社。

如果是一般人退出德云社以后,他的风评和舆论形势往往都会变得比较严峻。

但神奇的是,李菁在退出德云社以后,却逐渐成为了老艺术家的代表,不仅没有收到大众的批评,反而还能在德云社粉丝当中形成比较好的口碑。

而且说起李菁,人们还往往会想起他和郭德纲过去一些珍贵的往事。

了解他们的网友谈起李菁的退出之时,往往都会扶额叹息,感叹昔日的天作之合如今却物是人非,分道扬镳,特别是如今的德云社已然是一副越来越红火的样子,李菁会悔过当年的决定吗?

那么,李菁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曾经的李菁

李菁和郭德纲的关系很不一般。

同为相声表演家,李菁可不仅仅是郭德纲的同事和合伙人,还是郭德纲的同门和师兄弟。

德云社老一批的观众可能知道,德云社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叫作“北京相声大会”,搭子小,名气也不怎么高。

创始人只有三个,除开现在的郭德纲和已经离去的前辈张文顺,剩下的就得是李菁了。

郭德纲最开始在京城区的相声领域崭露头角的时候,人们常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除开郭德纲“背后的男人”于谦以外,另两个顶梁柱,被郭德纲夸是“德云社半壁江山”的表演家:一个是何云伟,另一个就是李菁。

李菁虽然并非出生在表演世家,但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和与日俱增的表演欲望却让他成功在曲艺之路上走的异常顺利。

还是十二三岁的年纪,李菁就早早的拜了梁厚民老先生为师学习快板,随后还成功在2001年全国快板大赛上取得了创作和表演的双一等奖。

同时,郭德纲在95年找到李菁,并与老先生张文顺一起组成搭子,一起在广德楼为主的茶馆里边表演。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小搭子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进来,终于在1998年改名为了“北京相声大会”。

而李菁也正是在和郭德纲合作的期间,成功挖掘出了他关于相声的天赋。

关于李菁,人人都说他长着一副记忆力极好的脑子。

孩提时期的李菁就已经能熟记单口相声,不仅独自朗诵下来,而且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围观观众见状无不连声惊叹,连连称奇。

李菁父母也是欣喜不已,直接将这段录音保存,时至今日,这卷录音带依旧完好的保留在他们家里。

或许李菁和相声真的有扯不开的结,即便是后来拜师快板,李菁依旧还是未曾放弃转入相声行列的想法。

而2005年的相声小品一等奖或许更加坚定了李菁正式走上相声之路的决定。

2006年11月,李菁终于正式拜师师胜杰老师,摆脱了外行出身的野路子道路,顺利加入当时名震一时的“侯门相声”大军。之后再过一月,李菁与于谦、郭德纲等人一同拜师金文声老师,李菁和郭德纲成为同门。

要知道,李菁当时的加入可是非常让观众们震惊的。

在当时,相声界里的大学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德云社却能超脱时代局限,吸引了好几位大学生前来加入。

而李菁作为北工大毕业的学生,尽管本科学习的事工商管理而非艺术相关,但李菁却在学习期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演艺生活。

不仅成功代表学校夺得北京地区快板一等奖,还结识郭德纲,相约一起办置相声大会。

或许是上天都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好苗子。

毕业之后,李菁很快就跟着郭德纲以及老前辈张文顺干起了相声行业。

一开始,大家都是忙一股劲的去干,几个月时间下来,竟然没有一个重复的节目。

但即便是这样,前来观看的群众还是没有几个,最常见的情况就是3个人为台下的4、5个人表演,零零散散的来个20号人已经也能算是满座了。

可也正是这样,李菁的相声技巧反而在实践中得到了高速的磨炼和成长,在这三三俩俩观众的见证下,一步步成长为了顶级的相声大师。

就连郭德纲也满意李菁满意的不行,称“我这兄弟能吃苦,能奋斗,从来不计较报酬,这才能成为德云社的顶梁柱呢”。

后来的日子里,李菁和何云伟一同成为郭德纲旗下最为知名的二人组。

两位的表演堪称绝妙,看上出一脸严肃的两位结合起来竟然是如此的反差,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能不自觉的为两位艺术家技艺的精湛而连连赞叹。

尤其是郭德纲作为统领,他需要干的活可能就不仅仅只是上台表演,在这种时候,李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郭德纲在这期间,也大力推动了传统相声的改革,变得不在那么老板和刻意,不过,那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总之,李菁和何云伟的优秀和出众的能力,为了德云社实在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尽管这两位后来都陆续离开了德云社,但当初对于建社之初的功劳,他们两位占了很重要的比例依旧是不能磨灭的事实。

说到这里,李菁既然为德云社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又是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

可他为什么又会选择离开德云社呢?

那就要说其另外一个故事了。

李菁和郭德纲

李菁和郭德纲闹掰之后,彼此都是嘴下留情,没有说什么重伤对方的话。

或许,这也是一种默契的体面。

但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这样的沉默反而让大家摸不着头脑。

更加想要窥伺其中发生了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李菁在艺术的发展上和郭德纲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成为了严重的对抗,让两人彻底选择分道扬镳。

在郭德纲准备发展团体,成为更大的德云社之时,李菁却对德云社的未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郭德纲认为,想要将德云社做大做强,那就必须用更加商业化更加通俗化的相声来吸引大众,一味曲高和寡是不能够成为优秀的德云社的。

而李菁则认为,德云社的做大做强并不是靠着俗化,简化就能够持久的,他更希望是改进一下原有的相声,制作出更多的经典来吸引观众。

两人之间的差异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郭德纲常年在外,接触了更多商业化的东西,他希望创造出更加有效率,更加有商业化的相声。

而李菁则是多在舞台上表演,从本质上来讲,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尊严和执着都不会让他做出俗化的行为。

更何况,常年在外的郭德纲比起李菁来说更为大众来的知名,干活干的多,但却收获的少,李菁心中有愤懑不堪也是很能理解的。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李菁获得的远远少于郭德纲。

有老观众认为,郭德纲在凭借着德云社大赚特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捎上自己的兄弟一起赚,相反的,在郭德纲吃香的喝辣的时候,李菁的工资也不过区区百来块。

对于年入千万和月入个把千的差距,李菁最终还是难以忍受,放弃了这个付出大量心血的德云社,选择了抽身离开。

如今,李菁也成功转型成为了相声老艺术家,成为了相声界赫赫有名的老教授。

而郭德纲也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建立起了德云社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不仅验证了他的想法相当正确,而且也证明了相声的革新确实是有用且有必要的。

两人因为热爱和天赋走到了一起,最终又因为彼此的性格和理想而分开,但最终,二人都得偿所愿,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或许,这才是二人最美好的结局。

没有埋怨,没有背叛,因为热爱的结盟最终也能因为热爱而相互尊重的分别。

天作之合莫过于此。

结言:

尽管李菁和郭德纲最终没能成为永远的搭档,但是,李菁和郭德纲在前几年的结盟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和快乐。

无论是李菁继续迈向他的艺术之旅还是郭德纲继续扩大他的商业板块,想必他们的未来一定都会是宽大且明亮的。

过去有这样苦都承受了,还会害怕未来的风风雨雨吗?

也相信两位在未来会越来越好。

0 阅读:0

窦来嗦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