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得知薛晓舟把胡曼黎招进公司后,她既生气又不解。
在李青青看来,虽然胡曼黎很有能力,但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胡曼黎的麻烦事一大堆,她可不想趟这趟浑水。

所以,李青青很强硬地要求薛晓舟把胡曼黎给替换掉,换成一个背景清白的人。
可是,薛晓舟不听,他就是非胡曼黎不可。
李青青拗不过,只好遂了薛晓舟的愿。
但,李青青岂是那么好忽悠的人,她向薛晓舟表明,胡曼黎只有2个月的试用期。
如果,薛晓舟在这2个月内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那胡曼黎自然也就留不住了。
其实,李青青对薛晓舟立下的军令状是半信半疑的。
可是,李青青之前就承诺过,允许薛晓舟自行组建团队,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她也不好反悔的。
不管怎么样,对李青青来说,都不会亏的。
如果,薛晓舟没有通过考核,说明他没有这个本事,那李青青就没必要再在他的身上浪费时间了。
如果,薛晓舟通过了考核,说明他天资聪慧,是一棵好苗子,值得李青青大力的栽培。
而,不管结果如何,李青青浪费的只是2个月的时间。
用2个月的时间去试一个人的能力和真本事,对李青青来说,简直太划算了。
不过,李青青能创造出太盈国际,并在同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她靠的并不是等待,而是主动出击。

这不,李青青本来是很看好薛晓舟的,还让他去跟进李奋斗这个大客户。
要知道,李奋斗有要做家办的念头,他的净资产高达3000万,是一块大肥肉。
可是,薛晓舟招胡曼黎为助理,又让李青青产生了怀疑。
所以,李青青又把李奋斗的这个大单告诉了唐玲。
李青青的意思是,让薛晓舟和唐玲一起争,谁先抢到就算谁的。
对李青青来说,她并不关心谁输谁赢,她只在意的是这个单子必须得签下。
也就是说,李青青是在做两手准备。
然而,李青青的算计,薛晓舟是毫不知情的。
正当薛晓舟通过各种途径,好不容易联系上李奋斗,还跟他的助理约好见面的时间。
结果,唐玲突然出现了,她正在跟李奋斗的助理谈笑风生的。

见状,薛晓舟很生气,认为唐玲没有一点职业操守,并到李青青那里告状。
不曾想,李青青听了,不但不生气,还劝薛晓舟: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先来后到这一说,谁最后拿下客户,谁就是赢家!”
这些话能从李青青的嘴里说出来,薛晓舟还是挺吃惊的。
不过,薛晓舟也因此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唐玲的所作所为,李青青是知情的,也可以说是李青青授意的。
也对,李青青本来就是崇尚狼性文化,当初唐玲就是撬了胡曼黎的单才过来的太盈国际。
由此可见,李青青看重的是结果,至于过程是什么,用的什么不好的手段,她并不关心,也不会在意的。

对李青青来说,考核一个人能力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能签下大单,留住客户。
不过,李青青的这套管理模式,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如果,李青青不及时转换思维的话,公司会在她的引领下很快就会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