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结节,你要知道的

香卉聊健康 2025-05-01 04:30:22

"老马!你快看看这个CT报告!"规培医生小林几乎是撞开办公室门的,手里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影像报告,脸色发白。

老马——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正慢悠悠地泡着枸杞茶,头也不抬:"慌什么?肺结节?"

"对!32岁女性,体检发现右肺下叶6mm磨玻璃结节,病人已经在诊室了,吓得直哭!"

老马这才放下杯子,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磨玻璃结节?有血管穿行吗?边缘光滑还是毛刺?"

小林一愣:"这……报告上没写那么细。"

老马叹了口气:"走,去看看。"

诊室里,李雯——一位幼儿园老师,正紧紧攥着体检报告,指节发白。她的丈夫站在旁边,脸色同样难看:"医生,这个结节……是不是肺癌?我老婆从来不抽烟啊!"

老马没急着回答,而是先调出CT影像仔细查看。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半透明的阴影确实像一片薄雾,笼罩在肺叶的角落里。

"6mm的纯磨玻璃结节,边缘清晰,没有明显血管征象。"老马指着屏幕,"这种结节,恶性概率不到5%。"

李雯猛地抬头:"那就是还有5%可能是癌?"

小林忍不住插话:"但更可能是炎症、出血,或者肺内淋巴结……"

"先别自己吓自己。"老马打断他,"我问你,最近感冒过吗?得过肺炎吗?"

李雯想了想:"上个月确实咳嗽了两周,但没发烧,就没去医院……"

老马点点头:"这样,三个月后复查CT。如果结节缩小或消失,就是炎症;如果不变,继续观察;如果变大或变实……"他顿了顿,"我们再讨论下一步。"

"等三个月?"李雯的丈夫急了,"万一真是癌,不会扩散吗?"

老马笑了:"6mm的结节,就算是癌,也是最早的'原位癌'阶段。它要长到能转移的大小,至少得好几年。"

等患者暂时离开后,小林迫不及待地问:"老马,同样是肺结节,为什么有的要立刻切,有的却能观察?"

老马调出几张典型CT图像:"记住四个关键词——大小、密度、形态、生长速度。"

他指着第一张图:"这个8mm的实性结节,边缘有毛刺,还有胸膜牵拉——高度怀疑肺癌,得尽快活检。"

又切换到下一张:"而这个12mm的钙化结节,边界清晰,像个小石头——百分百良性,可能是陈旧的结核灶。"

小林若有所思:"那磨玻璃结节呢?"

"最复杂的就是它。"老马放大李雯的CT,"纯磨玻璃结节像薄雾,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像雾里带实心点。前者恶性率低,后者风险高。"

他敲了敲键盘调出一组数据:

<6mm:恶性率<1%

6-8mm:恶性率1-2%

8mm:恶性率约10-20%

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恶性率可达30-60%

"所以李雯的6mm纯磨玻璃结节,我们选择观察。"老马总结道。

误区1:"肺结节=肺癌"小林摇头:"其实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

误区2:"不抽烟就不会长肺癌结节"老马冷笑:"我上周才切了个28岁女性的原位癌,人家健身教练,从不碰烟!"

误区3:"PET-CT能100%确诊""错!"老马拍桌,"PET对磨玻璃结节根本不敏感,小于8mm的结节还可能漏诊!"

误区4:"手术切了最保险"小林补充:"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超90%,但肺切除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过度治疗反而害人!"

复查当天,李雯的CT报告让所有人松了口气——结节缩小到3mm,几乎看不见了。

"果然是炎症!"小林兴奋地说。

老马却盯着屏幕若有所思:"但你们看这个位置……和三个月前相比,其实移动了2mm。"

"啊?这不是好事吗?"

"移动的结节更可能是痰栓或淋巴结。"老马突然严肃,"但如果下次复查它又'游回'原处……"

诊室瞬间安静。

送走千恩万谢的李雯一家,小林忍不住问:"老马,你见过最遗憾的肺结节病例是什么?"

老马沉默片刻:"有个40岁的企业高管,连续三年体检都提示8mm混合型磨玻璃结节,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子再看'。第四年咳血送来时,已经是晚期肺癌。"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肺结节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