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之内,菲律宾政坛就像被飓风席卷了一般,风云突变,引发全球关注。前总统杜特尔特竟然被小马科斯当局“顺利”逮捕,并火速押解至荷兰海牙,接受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审判。这样的操作,让菲律宾政局彻底炸开了锅。
根据菲律宾媒体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12日下午,杜特尔特乘坐专机抵达海牙,不久后便被ICC正式拘押。接下来,他将接受体检,并被关押在一间私人牢房中,等待漫长的审判。这一刻,杜特尔特成为亚洲首位在国际刑事法院面临指控的前国家元首,政治意义非同寻常。
令人惊讶的是,面对这样的局面,杜特尔特表现得异常坦然与从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我会坦然接受一切,为祖国服务的使命不会改变。请我的支持者们保持冷静,不要为我担忧。”这种态度,不仅展现了他强硬的政治风格,也让他的支持者们更加坚定地站在他一边。
相比之下,杜特尔特的女儿、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就显得焦急而愤怒得多。眼见父亲被押走,莎拉当即启程前往海牙,并委托律师向菲律宾高等法院提交法律动议,要求菲律宾政府将杜特尔特带回国。同时,莎拉毫不犹豫地在舆论场上发起反击,指责小马科斯“卖国”,向外国势力“低头”,背叛了菲律宾的主权和尊严。
这场政治风暴的关键在于,小马科斯当局为何如此“痛快”地配合ICC的行动?事实上,早在杜特尔特被捕之前,菲律宾军警就已经在小马科斯的命令下布置到位,执行逮捕任务后更是连夜将杜特尔特押解至海牙,手段之雷厉风行,显然是有备而来。
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菲律宾军方一直受到美国的深刻影响,军队内部的亲美派系势力庞大。而ICC对杜特尔特的调查,正是美国幕后推动的结果。小马科斯敏锐地嗅到了这一机会,借助国际力量铲除杜特尔特家族这个政坛障碍,从而稳固自身在菲律宾的政治地位。
但问题在于,这种操作“吃相”实在太难看了。杜特尔特被捕后,海牙拘留中心外立即聚集了大量菲律宾民众,他们高举国旗,高喊“释放杜特尔特”的口号,场面十分激烈。而在菲律宾国内,许多政治人物也站出来抨击小马科斯,认为他此举“坏了规矩”,有损菲律宾的国家尊严。
而在这一关键时刻,菲律宾军方的表态也耐人寻味。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利亚表示:“逮捕前总统是执法问题,不在军队职责范围内。”这话看似保持中立,实则默认了小马科斯的做法,等于直接划清了与杜特尔特家族的界限。
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美国的影响力在菲律宾军方根深蒂固。小马科斯正是借助这一局势,借刀杀人,将杜特尔特家族推向深渊。
为了平息外界批评声浪,小马科斯在新闻发布会上强硬回应,称逮捕杜特尔特是“履行国际义务”,并非政治迫害。然而,这种解释显然难以让民众信服。菲律宾国内外的政坛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