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经济学才懂:讨好者为何不受尊重,背后的真相残忍而戳心!

妧晨 2024-02-21 18:37:52

作者|妧晨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交易中,只有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才能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平衡,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这本书中,同样提到了一个故事:

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提问:

如何才能嫁给一个富豪?

一位经济学家这样回答:

富豪不会娶空有漂亮的女孩,因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投资,富豪要花多年的钱,去“购买”女孩势必会贬值的颜值,最多十年,这份颜值就会消失,甚至变质了。

所以,这一场基于金钱和美貌的婚姻交易,说白了就是富翁一次失败的投资,他注定会损失资产的。

所以,经济学家说:

富翁面对这样的抉择,通常选择租赁行为,也就是包养等等短期关系,而不是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

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被恩格斯说出来时,我才懂了经济学看透人性的残忍真相。

恩格斯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交易关系。”

而看透这个真相后,我才懂了讨好背后,潜藏着的最残忍的人性真相。

讨好者期待用一份主动提供价值的讨好行为,去得到对方平等的尊重和待遇,可是,这种行为注定会成为空谈。

然后,讨好者就得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得到平等关系的真相,而且即使他得到了关系,也是一段不平等的关系。

比如:

讨好者遇上吸血鬼,自恋的人遇上有自卑心理的人。

人际关系是相互的,当一段关系一开始就是以一种不平等或者“不健康”的初心开始,即使它发展起来了,也注定是不平等的倾斜关系。

而所有用讨好心理去构建关系的讨好者,本质上就是那个期待嫁入豪门的姑娘,他企图用自己“不平等”的付出,换回对方平等的尊重。

但他注定,只会收获失败和痛苦。

相对所有用平等心态交友的人们来说,用讨好行为换取关系的人们:

从本质上,他们讨好行为的背后,就潜藏着一种未知的、极大的欲求和索取心态。

这种主动奉献的行为,其实是用来交换这个未知代价和欲求的砝码,这份欲求是未知的,也是不透明的,更是可能很巨大而危及他人利益的。

所以,追求平等相待的人会敏锐的觉察它,进而排除这份不可预测的、不透明的欲求。

因为很显然,它违背了平等、互利的基础。

它不透明,像个沉甸甸的黑匣子。

它的里面,潜藏了太多未知的渴望和需求,这会让旁人的利益受损,而他们也不知道这份需要提供和满足的欲求有多大,会不会超过自己仅仅想要提供的那一部分利益。

所以,他们的轻视和忽略不光是来自——他们对这种讨好行为的不珍视和忽略。

也在于,他们在极力逃避——过多浪费自我价值和个人资源的危险投资。

他不会尊重这种讨好行为,既是因为这段关系里不对等的得到,而产生的人性的不珍惜;也因为,这份得到背后的隐形欲求——已经超出了他能够预测和承受的范围,他从心里感觉到了危险和无安全感。

而讨好者不得不知晓:

每一次讨好行为背后,都潜藏着自己巨大的情绪欲求:希望让对方给予自己价值感,以至于在心态上,已经失去了自主能力,只能依赖外界的评价和态度,来获取自己的价值体验。

一个从不讨好他人的人,会觉得这种关系很累、很辛苦。

因为,讨好者早就把自己的欲求,托付给了他们,并期待对方来满足自己很多无法处理的心态和问题。

从本质上,这是一种“隐形的捆绑”和无助的索取。

所以,它会让被索取者感觉痛苦,甚至产生倦怠和压力。

当讨好者完全释放了自己的欲求后,被讨好的人们,就再也无法感受到安全感了,因为对方的索取,已然超出了他们想提供的价值上限,所以,离开甚至轻视,只是他们摆脱这段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讨好者希望用主动提供价值的方法,获得平等尊重的关系,注定是一次无用的妄想。

当一段关系失去平等的基础时,任何继续发展的过程,都是相互消耗心力的“不互利”状态。

因为——没有任何一方,可以收获快乐和双向的成长。

所以,吸血鬼只会招揽到自己的血奴,而讨好者期待得到平等关系的初心,也永远、也无法被合理的满足。

除非,讨好者从心底里——开始自我成长和自我了解,否则他的讨好,只会接收到外界更多的冷脸。

而这,就是讨好关系总是无法真正构建起一段平等、互利的关系的前提;而这,也就是讨好者总是在关系里碰壁的真相!

多扎心的真相!

我是妧晨,一支笔写书影世界的现实真相,用温柔包装果敢,用成长写透现实,愿我的文字,能够给予一点点看破世界的途径,我将不胜荣幸!

愿我们虽如朝露,却都敢向阳而“升”!

0 阅读:82

妧晨

简介:专注当下情感问题,世界寒冷,让我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