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强省会战略是否遇到瓶颈

关山风 2023-12-08 14:42:13

山东强省会战略是否遇到瓶颈

从国铁主导的京沪二线本月批复开工来说,济枣线开工延迟,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山东在这方面遇到了国铁及国家相关部门的掣肘。

济南目前在山东经济排名前三,前面有青岛、烟台,虽然吞并了莱芜,可还是暂居第三,稍显尴尬。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济南经济地位处于目前这个状况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济南处于泰山之北,黄河之南,有泉城的美称。可是济南周边县市都不富裕,有环济贫困带之说。究其原因,济南北边是京津冀经济圈,南边是淮海经济圈,再往南是长江三角经济圈,往西是河南郑州省会经济圈,往东是胶东经济圈,可以说,哪一个也是竞争的关系,不会让济南吸到血。

济南泉城广场

近几年,由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原因,济南市的一些省属国企纷纷迁出济南,还有部分高校也出走济南到别的开设分校,这也分流了济南的一些经济实力。就说山东钢铁,迁到日照,原先的济南钢铁虽然还挂着钢铁的名号,可是从事与钢铁毫无关系的产业,原先的工人分流。今年山钢又被宝钢收购,一些在日照的工人下岗,被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山钢去日照,可是本着去收购日钢的目的,可惜自己却被宝钢收购了。

山东钢铁车间

山东大学在济南有校区,在威海有校区,又到青岛建设了校区。这些校区要是建在济南,对济南的经济提升绝对是一个大的体量。济南已经没有好的地皮给山东大学,所以山东大学出走。目前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12个专业,是关于生物、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而在济南,山东大学的校区还有中心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等,重心还在济南。不排除山东大学逐步将相关专业逐步移至青岛校区的可能。

其次从文化底蕴看。济南自明朝洪武九年,即1376年,山东的承宣布政司的治所才由青州迁至济南,到目前有6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几个省市的省会的历史看,京津冀的中心北京的历史不用说,建城3000余年,一直作为历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南边是长三角,南京的经济GDP比济南高很多,南京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大学中,985大学有两所,211大学有6所;而济南的985大学和211大学仅山东大学1所。

再者,从交通条件看。济南在内陆,仅靠着黄河,黄河的水量比起长江的水量差远了。济南目前正在通航的小清河,仅仅作为试验,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而长三角的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是沿长江的城市,通航条件极好,并且处于上海经济圈的影响范围。并且南京的西面,是安徽的马鞍山,有徽京一说,交通及其方便。虽然山东作为华东六省一市之一,除福建的福州在内陆,也包括济南内内陆,其他省市的省会要么靠海,要么沿江,航运发达。

虽然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济南不占优。济南可以从另外几个方面,做文章。

一、促进省内其他地市的交通条件。济南在山东的西北,离胶东和鲁东南的交通距离较远。虽然济南和青岛之间的高铁和动车都有,但动车的上座率高于济青高铁,究其原因,高铁票价高,但到达时间仅快20-30分钟。交通方便了,可增强其他地市对济南作为省会的向心力。

二、加大项目落地。近年来,济南在招商引资方面着手下了很大功夫。比如2022年12月的比亚迪汽车新工厂在济南投产;吉利汽车在济南的工厂2010年就已投产,在2020年又把新能源项目落地济南。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在大项目落地方面应继续加大招商。

比亚迪济南工厂

三、提升高校水平。目前济南的高校很多,但是能达到国家985、211的仅山东大学一所,对于近年的双一流大学也仅仅是山东大学。提升其他高校的水平,能促进招生及合作项目的落地,间接提高经济总量。

四、尽快促成小清河航运经济规模效益的落实。小清河作为南宋时期挖掘的人工运河,自2020年开始复航动工,在今年7月开始通航试验,下一步应继续促进河运的经济效益达成,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小清河河运的好处,水运的运费是各种交通工具里面最低的。

小清河规划图

以上仅作为个人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9

关山风

简介:本人大鱼号,主打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