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真正的长大,是从父母的这5次放手开始的

理事实录 2024-05-19 17:53:02

许多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给予孩子的不够多,他们满怀爱心地为孩子做这做那,却未必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仅仅是一种自我感动的牺牲。

饭菜帮忙盛好,衣服帮忙穿好,却无意中培养出孩子认为父母的这些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如何在给予孩子足够关爱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时期,父母在这期间适时地“退出”,对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主能力至关重要。

三岁:让孩子独立用餐

孩子的第一叛逆期通常出现在两岁左右,这时他们开始渴望展现自我。

在这个阶段,孩子内心渴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事,比如自己吃饭。

父母往往因为担心孩子太小,自己吃饭可能会弄脏衣服或者吃不饱,而选择继续喂食。

孩子的第一叛逆期通常出现在两岁左右,这时他们开始渴望展现自我。

在这个阶段,孩子内心渴望能够自己动手做事,比如自己吃饭。

父母往往因为担心孩子太小,自己吃饭可能会弄脏衣服或者吃不饱,而选择继续喂食。

长期下来,不仅会失去自我进食的机会,还可能产生对饭食的排斥。

《超级育儿师》节目中,就有一位两岁多的孩子总是依赖父母喂食,如果父母不喂他,他就不会自己吃。

这导致家长不得不采取各种方法,包括哄骗甚至使用衣架来迫使孩子吃饭,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饱,影响生长发育。

因此,当孩子年满三岁时,父母应鼓励他们自己用餐。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加他们体验、练习和管理自己行为的机会,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事情。

六岁:培养独立睡眠习惯

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强调,孩子在三岁后应当与父母分开睡觉。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害怕黑暗或缺乏安全感,因此不敢让孩子独自入睡。然而,仅仅通过陪伴孩子睡觉来解决问题,不仅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依赖性。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可能会变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遇到问题时只会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有时候,问题不在于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难以放手。

儿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孩子未满3岁时,他们正处于依赖期,需要父母的陪伴。然而,当孩子年满3岁后,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意识;到了6岁,孩子会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同时心理也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

因此,3至6岁之间是父母与孩子分床睡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分床睡,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边界。

分床睡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父母可以通过创造仪式感来缓解孩子的心理负担,例如让孩子装饰自己的房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床上用品等。

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私人空间充满期待,更容易接受独立睡眠。

十岁:尊重孩子的隐私

一位妈妈在社交圈分享,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孩子甚至因为愤怒而拒绝去学校。

原因是孩子的爸爸经常擅自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尽管孩子曾多次告诉爸爸不要登录他的QQ检查信息,但父亲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改了孩子的密码,声称这是为了确保孩子能专心学习。

而且孩子在家中并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父母总是随意进入他的寝室。

心理学研究显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

尤其是在10岁之后,孩子们开始享受独处,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内心的想法,更倾向于通过写日记、在线聊天等方式来表达自己。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私人空间感到好奇,并有窥探的欲望。

他们以“为孩子好”的理由,侵入孩子的私密领域,试图了解孩子的私事。

这种做法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反感,虽然打开的是孩子的房门,但却关闭了孩子的心门。

到了这个成长阶段,父母应该做到理解、尊重和不干涉。

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父母应该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不干扰孩子的休息、学习和其他活动。

成为有界限意识的父母,培养出懂得尊重他人界限的孩子。

十八岁:放手孩子的选择

有位网友说她的母亲希望她报考公费师范生项目,但她本人对此并不感兴趣。

尽管尝试与母亲沟通但未获成功,她最终私下更改了志愿,并顺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然而,她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一结果,甚至将她的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希望紧紧控制孩子的未来。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过度的干预只会扰乱孩子自身的判断和意愿。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孩子表示想喝果汁而不是牛奶,母亲会觉得你正在长身体,应该喝牛奶。

到了高中选择科目时,如果孩子表达了对文科的兴趣,母亲会反驳:“学理科更有利于找工作。”

无论是选择大学专业,职业道路,还是交往对象,很多父母的建议往往左右孩子决策。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但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之上。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延续,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梦想。

孩子们总会长大,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世界。

一旦孩子成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通过不断的选择实践,孩子将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更加慎重地做出决定,并最终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老鹰不会将幼鹰推下悬崖来教它飞行,但在幼鹰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它会将其逐出巢穴。

父母不应干涉孩子的选择,而应学会放手,这样孩子才能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婚后:尊重孩子的新家庭

网上有一段很火的婚礼现场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与母亲紧紧握手,展现出的亲密行为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评论:

“不清楚情况的人可能还会以为他们俩才是结婚的一对。”

“新娘看起来好像完全是个外人。”

视频发布一个月后,新娘决定提出离婚,她无法忍受婆婆每天与丈夫进行视频通话。

经过一天的工作,晚上本应是夫妻二人共享的时光,却也被婆婆占据,这让人难以接受。

健康的家庭关系就像一锅正煮着的米饭,虽然浸泡在一起,但每一粒米都应该保持独立和界限清晰。

孩子成家之后,他们实际上和父母已经分开了的,是两个单独的家庭。

长久以来存在的婆媳矛盾,本质上往往是因为婆婆缺乏界限感,过度介入子女的婚姻生活。

这种在父母眼中或许是出于爱的行为,往往会给新家庭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被束缚或教导。

孩子们已经成年,具备维护自己幸福的能力,对人和事都有自己的判断。

他们的伴侣,才是陪伴他们走过人生后半程的那个人。

作为父母,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看到孩子们独立地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

放手并不意味着停止关心孩子,而是要学会不要过分控制孩子的生活。

成功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爱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形式的爱似乎都是为了相聚而存在,唯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脱离你的怀抱,你对他的爱便显得越发成功。

只有当父母在适当的时候优雅地淡出孩子的世界,孩子才能真正地学会成长。

愿我们都能成为懂得界限的父母,培养出自立且卓越的下一代。

1 阅读:133
猜你喜欢

理事实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