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尽可能依据可信材料客观分析。如果你认同我的看法,请点赞评论并关注、传播正能量,让更多人看到,共同探讨真相、追寻公平正义。若有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山西省阳高县27岁小伙席某某,按照风俗订婚,支付10万彩礼、7.2克戒指,并书面承诺结婚再付一半彩礼、婚后一年房产证加女友名。在准岳母家回门宴下午与女友来到婚房,不料刚成就好事就被女友指控强奸。在巨大的社会争议中,被阳高法院延期三个月后一审判决强奸罪成立,获刑三年。席某某不服判决,当庭提出上诉。
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构成强奸罪。“强奸”,百度百科解释为“一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行与被害人进行性交的强制性行为”。判定强奸的关键是“违背了妇女的真实意愿”。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的判处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被告人不认罪时,更需要证据确实、充分,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如果消息没有扩散开来,即使判决有冤曲,也只是席某某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冤曲。但“订婚强奸案”早已成为公共舆论事件,广而周知、影响巨大。现在形成判例,女人“告你强奸就是强奸”的逻辑将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很可能成为更多涉性涉婚诈骗、敲诈的活教材、诱导剂。
虽然大多数人本性不坏,但坚持指控“强奸”就可能逼得大额钱财,总比艰难谋生、辛苦度日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作恶的欲望会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别有用心的女人将很容易以约P、嫖C、一夜情、婚恋交友等为诱饵,设计一个个“被强奸”的涉性诈骗。受此启发,反目成仇的女友、妻子,为摆脱不甘分手纠缠不休的“赖皮糖”男人、为索取“青春损失费”、为谋夺家庭财产……设计一个“订婚强奸”“婚内强奸”,“请先生赴死”,将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选择。具体请参阅《“订婚强奸案”打开婚骗性诈的潘多拉魔盒》
女人“告你强奸就是强奸”的逻辑氛围,无疑将迫使男人增强防范、猜疑心理,严重毒化男女两性关系,特别是刚开始恋爱交友、不很熟悉的男女关系。我国传统婚姻家庭关系已受到高房价、严重内卷、压力山大等社会问题严重冲击。许多青年男女不敢结婚、不愿结婚、找不到合适对象,大龄男青年与大龄女青年大量并存。据报道,截至2022年底,我国适龄单身男女人数超过2.4亿;30岁人群未婚率高达27.7%,30-34岁年龄段人群未婚率18.4%,35-39岁年龄段人群未婚率为8%。结婚登记数出现断崖式下跌,2022年仅683.5万对,比上年下降10.6%,比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接近50%。2022年离婚却高达287.9万对,占结婚对数的42%。与结婚下降、离婚上升相应,出生人口大幅下降,2022年仅956万,比2016年的1786万下降46%。有专家预测2023年还将下降10%以上,甚至不足800万。导致我国老龄化问题迅速恶化,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人,养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面临严峻考验。
如果男女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受到破坏,相互提防、相互猜疑、相互算计,虽然婚前性行为将受到一定遏制,但人们婚恋交友将更为困难,家庭关系将更不稳定。看看网友们的评论。无论男人女人,全社会都将成为受害者。长此以往,人们对婚姻恐惧的心理会不断扩大,结婚会更难更少,出生人口将进一步减少,民族的繁衍生息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按照“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的逻辑,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判彭宇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让法院的公信力受到巨大打击,全国道德水平严重倒退。虽然百科词条已修改为彭宇承认确实与老人发生了碰撞,对调解结果满意,但公众根本不相信。十七年过去,全国仍几乎无人敢救助摔倒的老人。
如果席某某违背妇女真实意愿“强奸”证据确凿,那就应该完整公布判决文书,并完整展示、多方面深入解读“确凿”证据,扭转并消除此前未出示确凿证据给人们的误导。不要说个人隐私,相信相关部门有能力处理好这个问题;即使无法回避,在全社会共同利益面前,席某某和女友两个人的隐私权也应该被牺牲。如果席某某违背妇女真实意愿“强奸”证据不够确凿、充分,那就应该严格遵从“疑罪从无”的法治原则,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刑法的规定,立即纠正错误判决,并广泛宣传纠正的结果,最大限度消除已经造成的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