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百年商埠居民楼,遇见长在屋顶的榕树,像雨伞,游客:主人呢

珊珊三丫头 2024-01-11 19:01:28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树种之一,是南方城市中非常常见的绿化树,四季常绿,只要有适合土壤和气候,它便能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榕树在南方人心中的地位无法替代,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纯真年代,榕树曾是我们最好的伙伴,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欢乐时光:和小伙伴们在榕树下嬉闹,榕树下下棋伯伯,榕树下大姑大妈们闲话家常、榕树下剪发爷爷、榕树叔公讲故事……每每提及榕树,心中总会涌现出无尽的温暖和感慨。

在多年的旅行中,珊丫头总是会特别关注那些独特的榕树,那些“奇特“榕树中,有的撑破房子,有的与建筑和平共处……这次我来到台山旅行,看到不少榕树,我又看到了一棵生长在屋顶的榕树,它矗立在公益埠百岁坊的一座青砖老屋之上,像一把巨大的绿伞, 让我对榕树又有了另一种理解,怎么回事?

台山的公益埠,这一座有过百年历史的商埠,见证了台山曾经的繁华。它位于昔日新宁铁路的公益站之旁,隔谭江与开平的水口埠隔江相望,因新宁铁路的建设而让这里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商埠在1908年建成,取“公共得益”寓意,命名为“公益埠”,便利的水陆交通吸引了众多华侨和外地富绅前来投资,金铺,银号、茶楼、绸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间,成为繁华的商埠,同时是当时台山对外交通的重要门户。

在公益埠的骑楼式建筑群中,珊丫头一边漫步一路观赏,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先人们纷纷扬帆出海,寻求更好的生活,当他们赚到钱后,就回到家乡建设,所以才有了公益埠现在的建筑风格,现场所见,这里的百年洋楼大多没有荒废,并且得到了比较好的维护,房子粉刷一新,大部分都是仍然有居民在居住,在这里,让我们能充分感受着这里独特的侨韵风情和民国特色文化。

在前往参观公益礼拜堂建筑的路上,珊丫头忽然被路边一座古色古香的“百岁坊”的牌坊吸引住了。在一片西式风格的骑楼建筑群中,这座“中国风“的牌坊显得十分独特。按照对历史的了解,这座“百岁坊”背后是否隐藏着一段与“百岁长寿”相关的故事呢?带着好奇与探究,我决定深入了解这座百岁牌坊背后的故事。

百岁坊的牌坊矗立在两座青砖屋之间,为了能更清楚地观赏这座牌坊,我走进了青砖屋之间。然而,在我踱步向前时,还没来得及回头仔细欣赏牌坊的细节,就被旁边青砖屋顶上的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所吸引。只见这棵榕树盘根错节,枝干深入墙身,从屋一直延伸到一楼的土地中,在屋顶上,它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青砖屋是古危,而榕树则超显生机。

珊丫头绕着榕树生长的青砖屋走了一圈,房子的大门紧锁,明显已经很久没有人在此居住,显得很破落。这让我有点明白为何榕树会长成这样子了,或许是因为主人在许多年前就移居到海外,然后许多年也不曾回来,某一天,一只小鸟在附近吃了某棵榕树的种子后,就飞到了这幢二层的青砖屋顶上休息时,未消化的种子被排泄在这里……又或者不是小鸟,是附近榕树种子被风吹到了这个楼顶……而这个青砖楼顶恰恰能为这棵榕树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然后,年复一年,青砖屋的主人依然没有回来,榕树就在这座老屋的屋顶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屋顶形成了“雨伞”一样的风景线。

一棵从楼顶长出来的榕树,榕树根部从二楼延伸至一楼地下,深入了青砖的墙体,细看青砖屋墙体上,白灰、砖体出现脱落,房顶瓦片摇摇欲坠,给这栋老房子明显是有安全隐患的。

公益埠遇见这屋顶长出榕树的情况,在我后来的台山旅行中,才意识到,其实在台山乡间能常常见到。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的台山,有许多远离家乡的人在异国他乡安家立业。他们在家乡所有的一切,或许只能默默地等待,期待有一天主人能够归来。但若主人不回,如同那屋顶上的榕树,孤独而坚韧地生长着。

那么,你有来过台山公益埠游玩吗?在这里,你有遇见这样长在屋顶的奇特榕树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这屋顶长出榕树的?你还有在哪儿见过长得奇特的榕树?请注意,本文为版权作品,如有需要在其他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珊珊三丫头,感谢您的尊重。

1 阅读:800

珊珊三丫头

简介:爱生活,爱摄影,爱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