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关山》大结局,十处离谱剧情,让评分降到了6。8分

那些故事有点远 2023-12-20 15:43:02

由刘诗诗、刘宇宁等人主演的网剧《一念关山》大结局之后,网络评分从7.5分一路降到了6.8分,从这个降分速度可以看出大部分观众对这个结局非常不满意。

如果把这部剧分段拿出来看,每一小段都很精彩,这也是大家每一次看完下集预告之后,都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的主要原因。

但是把这些片段组合到一起,就会发现剧情到处都是漏洞,让人很难理解,下面就说一说大结局这几集中那些让人看不懂的情节。

一、任如意用北磐人的手段杀掉了北磐人

在六道堂和朱衣卫领导层全部战死之后,天下第一刺客任如意在徒弟的启发下,决定去刺杀北磐狼主。

刺杀的方法是一手拿着玉玺一手拿着炸药,借着献玉玺的机会,杀掉北磐狼主。

不知道北磐人看到这样的手法会不会觉得很熟悉?就在几天前,他们可是刚刚用这个方法杀掉了梧国皇帝和初国公。

结果现在对方用同样的投诚,同样的玉玺,同样的炸弹,来刺杀狼主。整个北磐军营,竟然没有一个人起疑心,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先检查一下。

另外任如意是天下第一的刺客,在此之前怎么就没想过要去刺杀北磐狼主呢?

任如意刺杀时并不是一个人去的,她带了一小队人假扮随从。

如果这些随从是由宁远舟、于十三、邓恢、李同光再选上几个六道堂和朱衣卫的高手假扮的,那是不是就不用有这么大的伤亡了。

之前任如意一个人去刺杀安武帝都能全身而退,如果刺杀狼主有这些绝顶高手相助,几乎都没有失败的可能。

二、安武帝被任如意假死骗了三次

安武帝的智商比北磐人还要低,他竟然被任如意用假死的方法骗了三次。

第一次是五年前,安武帝诬陷任如意杀害了昭节皇后,准备把任如意处死,任如意在金媚娘的帮助下,假死逃了出来。

第二次是邓恢伏击任如意,任如意与朱衣卫旧部配合,假死混进宫中,挟持了安武帝。

第三次是任如意说要送李同光直上青云,配合李同光,让他把自己刺落房顶,然后在邓恢的帮助下假死逃脱。

都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但这句话对安武帝好像并不适用,相信如果安武帝没有被杀的话,那任如意可以用假死这一招骗他无数次。

三、杨盈被救以后,快速拿到了国书,然后嫁给李同光

由于李同光和杨盈知道了安武帝父子勾结北磐人,被软禁了起来。

宁远舟和任如意来到安都,救出两人,从府中出来以后,李同光听初月说册封大典要出事,他就借了五十人去了册封大典。

在册封大典上,李同光出其不意拿下了任如意和宁远舟,杀了安武帝,扶植三皇子继位,然后把任如意抢到府中成婚。

这时候,杨盈那些盖有梧国皇帝和丹阳王印信的国书出现了,问题是杨盈这国书是从哪来的?

李同光在安武帝死后,说了三天后三皇子登基,他要带军出征,也就是说杨盈被救出来,顶多只有三四天的时间,那她是怎么拿到国书的呢?

之前杨盈从梧国到安都,可是走了两个多月,现在这国书怎么两三天就送到了。

并且如果国书是梧国皇帝写的,那就要先送到梧国加盖丹阳王印鉴,然后再送到安都。

如果国书是丹阳王写的,那也要先送到合县,加盖梧国皇帝印鉴,再送到安都。

不管怎么算,这个事情也不是两三天内能完成的。

四、元禄一个人去送信,六道堂和金沙楼哪去了?

如果国书真的能两三天就送到,那元禄死的就太冤了,难道是他走错路了吗?要跑那么长时间?

另外元禄一路从合县到安都,路上怎么不联系六道堂或者金沙楼的人换两匹马呢?

之前说六道堂在各地都有联络点,还能飞鸽传书,为什么不事先通知沿途的六道堂,让他们备好马等元禄换骑。

金沙楼更是安国最大的民间信息收集机构,金媚娘跟六道堂的关系也很好,让她帮忙换两匹马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杨盈被软禁的时候,都能跟六道堂和金沙楼暗中联系,元禄却一路都没有去找这两大信息收集机构帮忙,也是够奇怪的。

所以感觉元禄的死确实让人看得很虐心,但同时也让人觉得他的死不太值。

五、于十三为什么不能跟着初月一起骑马回城

与元禄一样,于十三的死则让人觉得不值,虽然看起来很悲壮,但完全可以避免。

当时于十三跟城门的距离,要远远小于后面敌军与他的距离,甚至初月都已经骑马回到了城门口,后面的敌军还没有到于十三面前。

所以于十三完全可以跟初月一起回去,实在难以理解他为什么要留在战场。

如果一定要解释,那可能就是于十三发现自己眼瞎以后,就不想再回去了,他不止一次说自己是“最俊俏的公子”,一个对自己容貌这么在意的人,也许能接受不了自己瞎了吧。

但如果真的是这样,又与他之前的人设不符,在前面他可是能够笑看一切的角色。

于十三就像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他要“喝最烈的酒,交最好的朋友,看最漂亮的姑娘,打最漂亮的仗”,这种人又怎么会真的在意自己的容貌呢?

六、宁远舟死的更不值

宁远舟死的更悲壮,几乎是被北磐人乱刃分尸。

同时宁远舟死的也更不值得,他是为了去救李同光这个脑残,之前得于十三和邓恢就是被李同光害死的。

李同光留下一封信,就跑去刺杀北磐狼主了,据杨盈说他走了不到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宁远舟和任如意到城墙上,发现李同光正在城门下面跟北磐的小兵打斗呢。

也就是说李同光用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连北磐的第一道防线都没混过去,说是去敌军大营刺杀狼主,结果刚出门就被对方发现了。

也不知道身为天下第一刺客的任如意,看到自己花费五年时间培育出来的徒弟是这个水平,会作何感想。

宁远舟为了救李同光,直接从城口上跳了下去,在数万人的北磐军中,他们俩硬是能找到了一块大石头躲了起来,还没被北磐人发现。

躲起来之后,宁远舟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训李同光,跟李同光论起了辈分。

好不容易离开了北磐人的视野,不想着怎么跑,在看到北磐人攻城之后,竟然又迎着北磐人冲上去了。

感觉他们俩都不如趁着这时候北磐后方空虚,直接换上北磐士兵的衣服,去刺杀狼主了。

之前于十三和孙朗,于十三和宁远舟不都是在阵前刺杀了北磐贤王,才让北磐暂时退兵的吗?那两次是大白天刺杀都能成功,这次趁着夜色,成功的几率不应该更大一些吗?怎么没有了于十三,宁远舟就不会玩了呢?

七、奇葩的李同光

有网友建议把这部剧改名叫《李同光升职记》,感觉李同光才是剧中主角光环最强的一个,同时也是剧中人设最崩的一个。

李同光这个角色,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成长,而且是越来越浑蛋。

在李同光身上充满了矛盾,他就好像一些悬疑剧中人格分裂的变态杀手,一个人可以分裂出八九种人格,然后每一集上演一种人格。

所以这部剧也可以改名为《猜猜李同光身体里住着几个不同的“李同光”》。

八、丹阳王白天被砸的大口吐血,晚上就完全康复了

战场上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李同光和丹阳王一起背靠背的站在乱军之中。

这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命大”,李同光就不用说了,时时刻刻有贵人相助。

丹阳王则是有列祖列宗保佑,在拜祭先祖的时候,丹阳王先是被英王照着后脑打了一棍,然后又被落下来的牌匾结结实实的砸在身上,砸得大口吐血。

没想到白天被砸成这样,晚上就好了,就像从来没有收过伤一样。

九、最后开放结局

最后全剧的大结局也有些让人看不懂,正常来看,初月看到的应该是幻象,六道堂五人和任如意确实是死了。

那如果他们已经死了,在另外一个世界相遇了,宁远舟和任如意还有必要给孩子取名叫宁十三和任禄吗?于十三和元禄不就在他们身边吗?

感觉还不如在战争结束时就全剧终呢,这种主角和配角几乎都死净了的剧情,真没必要搞一个开放式结局。

十、于十三的箭射为什么射不完,元禄的火雷弹为什么不能量产

最后再说一个关于武器的问题,于十三的主要武器是一把弩,这把弩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里面的弩箭好像永远都射不完。

元禄杀伤力最大的武器是火雷弹,但这个火雷弹的数量是有限的,每到关键时刻,火雷弹就会“余额不足”。

问题是这两种武器这么厉害,为什么不量产呢?

如果两国联军能够每人都配一把于十三的弩,那北磐人根本就没法近身,最主要的是里面的弩箭是无尽模式。

另外按照剧中设定,北磐是游牧民族,本身各方面技术都很落后,他们进攻中原,就是为了抢夺物质。

但这样一个技术落后常年被挡在关外的游牧民族,打仗时用的竟然是能爆炸的火弹,一轮火弹投射完,合县守城兵被炸死了六百多人。

而号称经济发达,物阜民丰的安国和梧国,却只有冷兵器,守城靠的全是手动弓箭和滚木雷石。

既然已经意识到了火器的厉害,那元禄的火雷弹为什么不能量产呢?

如果举两国之力,让元禄带领一批人制造火雷弹,估计很快就能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以上就是网剧《一念关山》大结局阶段比较离谱的十处剧情,不知道您是否认同呢?

0 阅读:60

那些故事有点远

简介:有些是历史,有些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