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一首自叹诗,道尽人到中年的悲凉和无奈,承认平凡善待自己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4-21 21:40:08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很多人从读书时代开始,就怀揣梦想出发,想着出人头地,前路风光无限。

可是一路走来,历经风霜雪雨,等人到中年才忽然间明白,原来自己用尽了全力,换来的只不过是平凡的一生。

面对这样的现实,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

有人选择了妥协,将梦想束之高阁,安于现状,或者是躺平摆烂,得过且过;而有人却选择了继续前行,迎难而上,即使知道前方可能仍是平凡,但依旧坚信坚信,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每一个脚印都充满了意义。

确实,人到中年,或许已经错过了许多机会,或许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放弃梦想。相反,正是这些经历,让人更加明白梦想的可贵,更加珍惜每一次追求梦想的机会。需要的是一份坚持。

也许,没办法像那些天才一样,轻易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又或者自己用尽全力得到的结果或者终点,却只是人家的起点而已。但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去靠近它。即使最终无法实现梦想,但那种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那种坚持,将会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个追逐梦想的过程,更是人生中的一种难得的体验。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困难,让自己更加坚强和成熟,并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如何在挫折中寻找希望。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将成为面对未来和向前路前进的强大动力。

人到中年,或许已经明白,生活并不总是如自己所愿,但仍然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追求梦想。毕竟人活在世,都是一条单行道,需要坚持和坚定。

即使最终无法达到心中的目标,但那种对梦想的热爱和追求,将永远照亮人生之路。

北宋词人柳永,在回首往昔年少轻狂,面对中年的困惑时候,写下了这首《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抒发了自己的悲凉和无奈之情,感叹了善待自己才是本真。

02

柳永出身一个官宦之家,儒家风气浓厚,父亲柳宜。

在他出生的时候,柳宜根据《论语》的“君子有三变化”:“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为柳永起名“三变”,寄寓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庄重、温和又品格高尚的人。

这个“三变”确实映射了柳永的人生。

柳永在这样的书香之家中长大,才情过人。

十岁那年,柳永就作了一首《劝学文》,显示出过人的才气;

十三岁作了一首《题中峰寺》,在当地广为流传,于是人称其为“神童”。

现在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成名要趁早。”确实,很多时候成名早是好事,可是在柳永身上,却不怎么好。

因为由于过于自信,这也让柳永过于外显张扬,不懂得收敛。在别人眼里,那就是放荡不羁。

公元1002年,十八岁的柳永踏上了上京赶考之路。

可是在途经杭州时候,面对花花世界,他被江南繁华盛景给迷住了,一停就是六年。

期间他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情,作了很多词。只可惜,这些词都是流连青楼或者是和官僚士子结伴郊游时候所作,基本都是有关男欢女爱的婉约诗词。

名声是出来了,可是“风流”的标签也跟他铆上了。

03

等想起来自己是要博取功名的,于是从流连花丛中抽身出来到了京城。

可是,习惯一旦养成,哪有那么容易改?于是在时人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有载: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在京城,他的名声在青楼宣扬之下,更盛了。他觉得是好事,殊不知,这却是仕途不顺的伏笔!

公元1009年,柳永终于参加科举考试,他相当自信,坚信自己“定然魁甲登高第。”可是,在宋真宗的心里,他却是“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糜者,皆严遣之。”

就这样他名落孙山了。这才是开始,接着一而再,再而三,他都无一例外落榜了。

作为高傲之人,他用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也流露出了对功名的鄙视和轻蔑。

结果在第四次考试的时候,时任皇帝宋仁宗却说:“他不是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吗?那就让他去喝他的酒、填他的词吧!还要功名干什么?”

就这样,柳永开始了以“奉旨填词柳三变”而自嘲,在烟花巷陌里过着恣意快乐的生活。无法入仕途,在青楼歌妓圈里却成为红人,她们奉他为座上宾,还会给他银两,这也让当时京城上流社会的人嫉妒不已。

说是恣意快乐,其实不过是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落寞和不快而已。

04

时间悠悠,转眼就人到中年,在漂泊流连中,青丝变白发,“怀才不遇”虚度年华的落寞,让柳永感到难过。于是发出了“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的感叹。

在现实里,人到中年确实有太多的悲凉和无奈,这时候要承认自己的平凡很难,却又不得不接受,能放下的就知道,要善待自己。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悲凉和无奈的阶段,仿佛曾经的豪情壮志都在时间的磨砺下渐渐消磨。曾梦想着改变世界,如今却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平凡和无力。这种认知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心上,让人痛苦不已。

然而,这就是生活,无论多么不愿意承认,都必须面对现实。很多人可能不甘心,曾经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来逃避和掩盖自己的平凡,但很多时候会发现,这都是徒劳。要明白,承认自己的平凡其实并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成熟和勇敢。因为真正的强大并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接受自己的不足,所以,请善待自己。

在这个阶段,需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放下那些让自己痛苦和焦虑的负面情绪。需要明白人生不是一场竞赛,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更没有必要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和挣扎中。需要善待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

中年虽然充满了悲凉和无奈,但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领悟的阶段。需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价值和风采。

在走向和经过中年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平凡和无力吧,人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也没有什么走不通的路。善待自己,珍惜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吧

05

就像柳永一样,到了知天命之年,迎来了机会,由于发生了落第学子叛逃西夏事件,朝廷开始反思,于是对往届科场失意的人士放宽了录取尺度。

就这样,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柳永闻讯再一次参加考试,终于金榜题名。

所以说,不是他不行,而是性格缘故。

为官后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虽然最后最高官职只做到了小小的屯田园外员,可是一路上柳永也确实是个难得好官,他清正廉洁、一切为民,这也是保持了他的初心吧?

没有实现抱负,为朝廷所重用,这样看他确实很“平凡”,可是在民间柳永却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他去世的时候,那些青楼知己筹集资金,为他举行了葬礼,葬礼上歌妓们伤心欲绝,令人感动。

06

其实,柳永还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难能可贵的是,他把笔端指向了底层妇女的内向世界,同时他的词凸显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

由于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所以他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这首词也是他内心苦闷的一个体现,代表的是人到中年阶段的一个状态:满怀希望,最后却两手空空。所以,如果累了,不妨读一下这首词,让自己心安静下来吧。何必为难自己?

谁不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1 阅读:191
评论列表
  • 2024-04-30 15:46

    清明》 清明到晚春, 次第花谢纷。 有心出门去, 奈何病在身。 半百虚过岁, 忽忆往日频。 四十年前事, 梦醒泪湿勤。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