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近日在红海遭遇惊险一幕:为躲避也门胡塞武装导弹袭击,航母突然急转弯导致两架F-18战机坠海。美国国防部证实,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引发外界对美军应对能力的质疑。
美国中央司令部消息显示,当地时间1月28日,"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在红海执行任务时,雷达系统突然检测到多枚导弹来袭。舰载指挥官立即下令启动"硬转向"规避动作,航母在30秒内完成90度急转弯。这一操作虽成功避开导弹,却导致甲板上的两架F-18战机因惯性滑出跑道,坠入海中。
航母舰载摄像头记录显示,F-18战机在甲板剧烈晃动中失控,机尾撞向护栏后滑入大海。舰上官兵仅用5分钟便完成救生艇投放,两名飞行员全部获救。社交媒体流传的现场画面中,航母甲板上可见明显摩擦痕迹,救援人员正用高压水枪冲洗跑道。
此次事故引发国际舆论热议。专家指出,航母规避导弹的"蛇形机动"本是标准操作,但暴露美军在应对不对称威胁时的短板。伊朗媒体嘲讽称"美国航母成了自己的敌人",而美国国内则有声音质疑舰载系统与飞行员训练的协调性。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将启动全面调查,但未回应是否调整红海部署策略。
业内人士分析,事故可能源于三重因素:首先,胡塞武装使用的"见证者-136"无人机导弹具备低成本高效能特点,迫使美军采取超常规规避动作;其次,航母自动防御系统与人工操作存在0.5秒延迟,导致战机固定装置未能及时响应;最后,红海狭窄水域限制了航母机动空间,加剧了风险系数。
事件发生后,美国国防部长表示"航母战斗力未受影响",但分析认为美军在红海的威慑力已打折扣。胡塞武装发言人则公开喊话:"下次瞄准的目标可能是航母本身。"中东军事观察机构预测,若美军不调整策略,类似事件可能再度发生,进而改变地区力量平衡。
从2017年"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撞船,到如今的"杜鲁门"号险情,美军装备在实战中的可靠性正接受严峻考验。面对无人机等新型威胁,传统海军的应对之道亟待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