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4岁,最近才突然意识到:夫妻之间的“不亲密”,其实并不等于“不爱了”。
以前总觉得,感情变淡了,就是没感情了。
可直到这一年,我才真正看懂,有些夫妻之间的“冷淡”,不是无情,而是生活把一切“热情”打磨成了沉默的责任。
不是不爱了,是太累了;不是不想靠近,是早已习惯了默默付出、无声陪伴。
走到一定年龄,感情的样子变了,但本质从没变。
真正毁掉亲密的,不是“没爱”,而是这三样东西。
01
被生活淹没的琐碎,冲淡了亲密。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年轻时,夫妻之间的对话里,有情话,有笑声,有调侃。
可到了中年之后,对话全变了——“水电费交了没?”“孩子的学费呢?”“你妈周末还要来吃饭?”
这不是感情没了,而是生活太重。
重到你没有时间精心准备晚餐,没有力气温柔拥抱,没有心思深夜长谈。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一起打拼二十年,感情看起来越来越淡。
但有一次她住院,老公每天跑三个小时送饭,晚上还怕她冷,给她带厚衣服。
原来,有些爱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藏在这些琐碎的操劳和坚持里。
亲密,不是非要腻歪,而是能在最平淡的日子里,彼此不嫌弃。
02
互相疲惫,不代表互相厌烦。
中年夫妻的“距离感”,往往让人误以为是冷漠。其实不是,是彼此都累了。
男人压力大,女人操劳多。
回到家里,一个只想瘫着歇会儿,一个忙着处理家庭琐事,哪还有当年谈恋爱的状态?
我认识一个阿姨,她总说老伴越来越冷淡,不愿意说话,不关心她。
直到有一天老伴生病了,躺在床上反复念叨:“你千万别累坏了。”
她当时才明白,这些年不是不爱了,而是爱已经变得太深沉。
有些夫妻之间,不再热情,不是没感情,而是两个人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疲惫之下,没精力浪漫,但心里,依旧有彼此的位置。
这种爱,不轰烈,却很稳。
03
忽略了表达,误解了彼此。
中年夫妻还有一个通病:太少表达,太多误会。
以为“不说”就是“懂”,以为“习惯”就是“稳固”,结果就是一点点误会、一天天冷淡,亲密自然也就悄悄溜走了。
我有个亲戚,夫妻俩常年无话,彼此把对方当成了理所当然。
直到有一天,女方收拾东西准备离婚,男的才慌了:“我一直以为你都知道我心里有你。”
这就是问题。不是没感情,是不懂表达。久而久之,亲密感被误解耗光了。
夫妻之间再熟,也要表达。
哪怕一句“你辛苦了”“有你真好”,都能让对方觉得自己不是被忽视的“工具人”。
到了五十多岁,夫妻之间若变得不再“亲密”,真的不是不爱了,而是爱已经换了种模样。
所以,别误会,也别怀疑。
中年夫妻间看似平淡的关系,往往才最牢靠。只要彼此心里还有对方,这份感情就还在。
不是没了爱,只是爱,已经悄悄融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