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50万人批斗,担任三大省委书记,坚决反对“两个凡是”

雅可谈过去 2024-05-23 08:51:56

1949年秋,中央在讨论进军西南的问题时,毛主席决定让一个人出任西康省委书记,这个人就是廖志高,因为廖志高是西康人,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好办事,后来,廖志高又担任了四川省委书记与福建省委书记,不过,廖志高也在特殊时期遭受过迫害。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廖志高的故事。

1913年5月,廖志高出生于四川冕宁县,早年时期,廖志高主要是在家乡读书,曾就读于四川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廖志高接触到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学生组织的领导骨干。

1934年4月,廖志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党支部的负责人。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西昌地区,攻占了冕宁县城,廖志高积极组织群众宣传我党的主张,迎接红军的到来,一次会议上,廖志高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并聆听了主席的教诲。

随后,廖志高跟随红军一起北上,先后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中央粮委、长征先遣工作团干事等职务,与中央红军一起胜利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鉴于四川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廖志高被派回四川重建和发展四川地下党,并担任四川省工委副书记,廖志高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于1938年11月被任命为川东特委书记。

1945年4月,廖志高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任大后方代表团四川分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改变策略,对陕北与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我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当时有一支专门保卫毛主席与党中央的部队,名为昆仑纵队,廖志高担任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前夕,经毛主席提名,廖志高被任命为西康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与省军区政委,成为西康党政军一把手,1955年10月,西康省被撤销,并入四川省,廖志高改任四川省委第三书记。

1965年2月,廖志高升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1966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运动开始后,廖志高表示非常不理解,找到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阎红彦直率地说:

“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反映,文化大革命不能这样搞法,既破坏了生产,又破坏了社会秩序,这哪里叫革命么!”

廖志高与阎红彦对运动表示不理解的消息传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见到李井泉时,说:

“听说,阎红彦、廖志高的思想到现在还不通呢?”

李井泉连忙回道:

“他们想通了,想通了!”

然而,局势的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1967年1月,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吞服安眠药自尽身亡,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廖志高也被“打倒”了。

1967年9月14日,四川成都“造反派”与红卫兵组织了一场50万人参与的批斗会,对四川省的领导班子进行批斗,廖志高就在受批之列。

连遭批斗后,廖志高被押往北京进行长期“监护”,身心受到严重损害。

1974年11月,廖志高终于恢复了工作,被任命为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福州军区政委,并认真贯彻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福建省的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但随着1976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兴起,廖志高再度受到摧残与折磨。

十年运动结束后,中央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观点,这种观点严重阻碍了思想的解放与拨乱反正的开展,1978年9月上旬,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廖志高对小平同志表示支持,坚决反对“两个凡是”,廖志高说:

“科学理论可以作为逻辑证明的论据,但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令人没想到的是,1980年,廖志高突发脑血栓塞导致半身瘫痪,无法再担任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只得将廖志高调到中顾委担任顾问。

2000年8月28日,廖志高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

0 阅读:2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