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丰富,笔法细腻,这样的山水画你喜欢吗

凝萨 2025-04-11 04:34:35

山水画看什么,无外乎笔墨构图,气韵意境。说起来简单,欣赏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无法理解的地方。比如这套《山水册》,细节相当丰富,用笔细腻精致,却有凌乱的感觉。似乎画家在创作中很想表现出随心随意的特点,控制不住了。这种感觉对吗,为什么要这样画,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感觉?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还要再问一个问题,这样的山水画你喜欢吗?如果喜欢画家的风格,潜意识里就会认真观察,试图在画作中找到答案。《山水册》是晚清画家刘彦冲的作品,他是四川人后来定居苏州,喜欢画仿古山水。从画中可以看出,他对宋元名家技法掌握得很出色。画中呈现出清雅苍润之美,让人体会到意境深远。同时他在笔墨上追求酣畅淋漓的感觉,描绘出自然山水神秘雄奇的特征。

刘彦冲 山水册

由于是册页,受限于画纸尺寸,部分作品的构图并不完整。为了欣赏上需求,先从构图完整的群山景色看起。画层峦叠嶂的一组大山,需要在构图上注意主次、开合、避让,保证画面是个统一的整体。乍一看,画中山水很难分辨出空间层次,不过他也在画中留下了空间过渡的密码。

仔细看画中杂树,有挺拔乔木的地方是前景,有荆棘灌木的地方是中景,到了远景山上只剩下了几个苔点。这种方法在宋人山水中比较常见,可以在细腻精致笔墨中明确空间延续。这就是学画必须要仿古的原因之一,如果要画家自己总结创作规律,那么不知道要花费多长时间了。把古人作品中的成功经验直接拿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彦冲 山水册

这幅以青绿技法创作的册页,具有写生特点。清初黄山画派的几位画家曾经画过类似的构图。前景裁去一部分,相当于用镜头把前景“拉近”到眼前。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深远效果。前景和中景之间有烟云升起,暗示烟云之下藏有深壑幽谷。

清代画家创作青绿山水,往往会在颜料中调入墨色、赭石等其它颜色。这样画可以减弱色彩的饱和度,让色彩变得清雅秀润起来。从画中可以看出,刘彦冲用笔自由畅快,但绝对不是随心所欲。他严格按照山石的结果进行皴擦、晕染,即便用披麻皴画山,也有很强的立体感。

刘彦冲 山水册

画中线条是感情的载体,每一笔都有情绪表达。当你看到一组线条出现的时候,会觉得画家在发泄情绪。当你看到画家只几根线条在勾勒的山石的时候,会觉得他气定神闲,恢复了平和淡然。

这样理解,就能接受他在创作中不去控制。比如这幅描绘踏雪寻梅的册页,文人雅士沿着山中石阶,寻找幽香之气来自何方。明明道路两旁也有绝妙景色,但他还是忍不住继续寻觅。勾勒山石的线条似乎也在倾诉纠结心理,到底要不要翻山越岭找到那片香雪海。

刘彦冲 山水册

用笔细腻精致,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比如过于面面俱到,影响到欣赏者发挥想象力。刘彦冲通过笔墨构图的调整,还是会让你爱上他画的山水。

0 阅读:35

凝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