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上期我们探讨了天道,今天具体来讲讲人道。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老实巴交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混得不咋样,反倒是那些八面玲珑、懂得投机取巧的人,过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的秘密,就是我们对“人道”的认知。
那什么是人道呢?简单的讲,就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往深里讲,是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门道。一个人要是看不透人道,不管是事业还是日常生活,都会感觉诸事不顺,仿佛干啥都差那么点儿运气。反之,你要是把人道琢磨透了,那可不得了,在事业上能顺风顺水,生活中也能过得有滋有味,旁人眼里那就是妥妥的“人精”。
不过呢,人道虽然能给我们带来功名利禄,但它和天道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天道讲究善始善终,有一种自然的圆满。而人道只能解决入世的问题,出世的问题它解决不了。这就是为什么好多深谙人道的人,虽然能一时风光无限,但最后却守不住财富,也很难有个完美的结局,难以善终。你看那些权谋类、说教类、兵法类的书籍,里头讲的大多都是人道,传授的都是诀窍和方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觉悟天道,得先把人道搞明白。连自己的人生都经营不好,那肯定人道没悟透,更别谈天道了。
你看,我们老实人为什么在社会上容易吃亏呢?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教他们做个好人,却没怎么引导他们成为强者。在他们的思维定式里,是一种弱势文化观点,总觉得只要自己正直善良,对别人好、懂得谦让,日子就会顺顺利利。可现实的社会真相却恰恰相反,他们四处碰壁,还经常上当受骗,却又不知所措。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道的本质是残酷的,遵循的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利益法则。
在现实社会中,有权势的人欺负没权势的,有钱人压榨没钱的。有句话说得好:“金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流向了不缺爱的人,苦难流向能吃苦的人。”这就是人道规律。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而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遵循自然法则,水满则溢、月圆则缺,凡事到了顶峰就会走向反面,讲究的是一种自然的平衡。而人道呢,正好相反,在人类社会里,往往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总是从不足的人那里夺取价值,去奉献给有余的人。
但是我们要明白,人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终究脱离不了自然平衡的法则。一个人所获得的外在的金钱、权力、名利,和内在的人品德行、付出的汗水以及自身能力,要保持一种平衡。一旦外在的东西超过了内在的品行和能力,就会出现“德不配位”“阴阳失衡”的情况。而阴阳运动的规律最终一定会趋向平衡,要是不主动调整,老天爷也会出手调节。
那怎么办呢?老子说过:真正参透大道之人,会把自己多余的拿出来分给不足的人,让天下人都能共享福祉。就像当年姜子牙劝周文王时讲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谁能顺应天下人的意愿,谁就能得天下;谁要是违背天下人的意愿,那就会失去天下。这就是天道为公的道理。古往今来,朝代的更迭、政权的兴衰,背后都是这个法则在起作用。所以啊,任何时代,掌权者都得把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要是背离了这个原则,那后果不堪设想。只有顺应天道,我们才能避免被天道“修理”。
那怎样不被天道“修理”?关注下期“什么是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