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夏天7月份,在美国待了好久的李宗仁,好不容易冲破各种难关,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就连像李宗仁这样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将军,也忍不住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刚回国没多久,就在北京陆陆续续被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好多中央大领导给见着了。
李宗仁回到大陆后,毛主席就借着这个契机,也给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抛去了橄榄枝,劝他能够回来大陆看看。
瞧瞧李宗仁受到的待遇,蒋介石心里头不可能没点触动。但另一边,他又怕中共跟他翻起那些“老黄历”。琢磨来琢磨去,蒋介石最后跟毛主席提了六条要求,还说只要共产党能点头,他就愿意回大陆来。
为啥1965年这么特别,李宗仁和蒋介石都挑这时候想跟我党聊聊回大陆的事儿?蒋介石当时提了哪六个条件呢?还有,他后来为啥又没回来呢?说真的,1965年这个节点挺微妙的,李宗仁和蒋介石都选这时候来表达想回大陆的意愿。蒋介石那时候还列出了六大要求,具体内容咱就不细说了。但奇怪的是,提了这些要求后,他最终还是没踏上回大陆的路。这其中的原因,确实挺让人琢磨不透的。
【落叶归根】
1949年11月那会儿,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大西南,白崇禧的桂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见此情景,李宗仁找了个去国外看病的借口,从广西南宁坐飞机溜到了香港。一到香港,他又立马转机去了美国,并且从那以后就一直住在美国了。
蒋介石对这事特别忌讳,所以一直不让李宗仁去台湾。李宗仁心里也清楚蒋介石的脾气,自己也没打算去台湾。后来,蒋介石又当上了“总统”,还把李宗仁的“代总统”给撤了。这样一来,李宗仁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漂泊在海外,连个安稳的家都没有了。
这样过了好些年,李宗仁岁数越来越大了,心里头那股想回家的念头也越来越重。但他又怕因为自己过去的事情,突然回来会被中共追究。这种左右为难的心情让李宗仁特别难受,慢慢地,他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了,甚至还生了一场大病。
病好后,李宗仁像是从生死边缘回来了一样,心里头的重担总算放下了。他开始主动和大陆那边联系,商量着怎么回到大陆来。我们党一听这消息,那是相当高兴,热烈欢迎他。毛主席还特地发话,说李宗仁抗日时有功劳,他以前的事儿就不再提了。
经过好几年的商量,1965年7月的时候,李宗仁终于拿定主意,带着夫人坐飞机回到了大陆。为了显示真诚,周总理还亲自跑到机场去迎接他们。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毛主席、朱德、刘少奇这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一个个地见了李宗仁。
毛主席提议李宗仁到处走走,瞧瞧祖国大陆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这样一来,李宗仁心里的顾虑全消了,他决定在大陆安安稳稳住下来,直到离世。
李宗仁回到大陆这事儿,在当时可真是轰动一时,不光是国内,连国外都炸了锅,台湾那边自然也是议论纷纷。瞧着他回到大陆后受到的礼遇,蒋介石心里头也是泛起了一阵阵波澜。
没错,李宗仁心里挂念着老家,其实他也一样啊!你说李宗仁和蒋介石,他们俩多有共通之处?就差了四岁,还都做过中华民国的头儿呢。
都说“人老想回家”,李宗仁已经回到了老家,但蒋介石呢,都七十八岁了,现在只能孤零零地待在一座小岛上,等着时间过去,这不是挺让人叹息的吗?
一边是心里头那波涛汹涌的感情,另一边则是李宗仁这个活生生的“参照物”,让蒋介石的心里头越来越不踏实。到最后,蒋介石打定主意要动手干,他吩咐蒋经国给曹聚仁使个眼色,让他悄悄地跟大陆那边搭上线。
曹聚仁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啊,是咱们中国近代挺有名的一个记者加学者,还是香港《循环日报》的大主编呢。他和大陆、台湾那边都走得挺近,关系很不错。
其实啊,早在1965年以前,曹聚仁就已经替蒋介石跟大陆那边聊过了,只不过那时候他们聊的事儿,并不是蒋介石回大陆这事儿。
先不说蒋经国让曹聚仁跟我们这边商量的事情,咱们先来搞明白一件事,为啥蒋介石、李宗仁两位大佬都在1965年这个时候,突然想跟我们党聊聊回国的事儿呢?
要是说蒋介石在某种程度上受了李宗仁的影响,那反过来,李宗仁自己呢?想想他独自一人在美国,想回大陆吧,虽说不是易如反掌,但也没那么难如登天,怎么就拖拖拉拉一直到1965年才回来呢?
【原因和条件】
其实,想弄明白这事儿挺简单的,说到底,得从1964年那会儿的事儿聊起。
1964年啊,全球发生了好多超级重要、影响超久的事儿。在这些大事里头,有两件对我们国家来说,那影响可真是太大了。
开年大吉,1964年的1月27日,咱们中国和法国正式握手言和,建交了。说起来,二战以后啊,德国被一劈两半,成了东德和西德,这时候的法国,就成了欧洲的老大哥,在西方阵营里,那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所以,法国作为头一个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他们对中国的看法,真的让那时候的国际社会大吃一惊。不少国家心里直嘀咕,法国这么做,是不是预示着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西方国家跟中国建交呢?
另一件大事件,得说说1964年10月那会儿。就在10月16日,咱们国家自己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响了,那声音大得跟龙吼似的。这一炸,可不得了,中国从此也算是有核国家了,成了全球第五个手里有核武器的国家。
从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那天开始,国际上的人都看清了一件事:就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还被西方国家封锁着,但这个新兴的人民已经不再害怕那些帝国主义大国的联手打压了。
蒋介石在台湾听到大陆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后,整个人愣住了,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他这才明白过来,“反攻大陆”的想法,怕是永远都只是个梦了。
因此,一旦理解了这两件事背后的含义,咱们就能琢磨出,1965年李宗仁为啥能冲破那么多难关回到大陆,还有蒋介石为啥也开始想念老家,心里向往着故土了。
在那之前,他俩难道就没动过回大陆的念头?其实不然,只有当新中国的未来一片光明时,李宗仁和蒋介石才真正把心里那想法变成了实际行动。
说实话,这两人吧,不管你咋看,反正有一点肯定一样,那就是都挺在乎后人怎么评价自己。你说,死在外面跟死在家里头,那完全是两码事嘛。
咱们知道了他们为啥想回大陆后,接下来聊聊第二个事儿,蒋介石到底提出了哪六个条件?这些条件背后又藏着啥较量呢?
《国共谈判史纲》这本书里头写了,曹聚仁头一回跟大陆这边搭上话时,压根儿没提蒋介石开的那些条件。他就是含含糊糊地说了说,蒋介石心里头惦记着回大陆这事儿。后来,曹聚仁又拐弯抹角地问咱们,说中共对蒋介石想回来这事儿,有啥具体要求没有?
两边的谈判拖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里,蒋介石让蒋经国亲自跑到香港去找曹聚仁。曹聚仁呢,就像个信使一样,不停地在两岸三地跑来跑去,给两边带话。商量来商量去,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最后给出了六条要求,具体是这六条:
一、蒋介石能作为国民党的主席,有机会回到大陆。
二、蒋介石回到大陆后,台湾省的领导位子就交给了蒋经国来接着干。
三、台湾那边说了,他们不会接受美国提供的任何经济或军事上的帮忙。但是,要是台湾碰到啥难题了,北京这边,也就是咱们中国大陆,那肯定是得伸手拉一把的。
四、台湾的海上和空中防御现在归北京管,但陆军还是国民党在负责。国民党被允许组建四个师,其中三个师留在台湾,剩下一个师则驻守在金门。
五、要是厦门和金门能合并成一个市,那市长就得由台湾那边来选了。而且啊,这个市长还得兼任金门驻军的头儿。
蒋介石心里盘算着六件事,希望等他回到大陆时,共产党那边能点头答应。作为国民党的头儿,他要是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回来,那就意味着台湾也跟着回来了。不过呢,蒋介石就是不肯认自己输了,他盼着能有个光鲜点的收场,这也算是他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的一点小算盘。
那么,咱们怎么看待蒋介石提出的这六个要求呢?毛主席最后会咋应对呢?
【历史遗憾】
说实话,国共这次的谈判,时间不长,火药味也不浓。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已经没啥资本再谈条件了,蒋介石心里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所以,他列出的那些条件,初看之下似乎还带着点“讨价还价”的味道,但其实他心里早就不指望国民党有啥好未来了。说白了,他提的那些要求,说到底就是为了保住蒋家自己的小日子。
当然,对毛主席和党中央而言,台湾能不能和平回来,这事儿确实挺关键的。要是蒋介石能跟上历史的脚步,那给蒋家一些适当的照顾,也挺说得过去的。
但这可不代表蒋介石能拿这事儿当把柄,没完没了地向大陆要求特别照顾。对于蒋氏父子提出的那六个要求,中央这边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些改动。
首先,可以让蒋介石以国民党老大的身份回到大陆,不过有个条件,就是他和他的老部下都不能待在浙江。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规矩,是因为蒋介石本就是浙江人,他的起家也离不开浙江商人的支持。在浙江地区,蒋家还有一定的声望。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蒋介石可以回去探亲祭祖,但不允许长时间住在浙江。
另外,毛主席还专门建议,可以考虑把庐山作为蒋介石办公和住的地方。庐山这个地方,蒋介石特别喜欢,在1949年之前,他前前后后在庐山住了有十三年呢。
除了这两个主要方面的改动,国共双方在谈判时,还有些别的小分歧,但那些都不重要,双方也没在这些小事上多费时间。
总而言之,这次“国共谈判”里,蒋介石是彻底没了主导权,他心里也明白,所以没提啥不靠谱的要求。这样一来,两边谈得就顺畅多了。到了1965年年底,他们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样的意见。
要是没啥意外,到1966年,台湾回归这事儿估计就开始一步步往前走了。可就在那年五月,北京那儿闹起了一场特别的政治风波,而且一下子就在全国传开了。没过多大会儿,国内外的华人都感觉出来了,大陆那边的氛围完全变了样,跟之前大不相同。
蒋介石原本跟我党已经说好了,但一看形势不对,怕自己受影响,就自个儿把事儿给搁置了。那时候,大陆那边正乱着呢,跟台湾的联系也受了影响。两边都不搭话了,结果台湾的回归这事儿,就只能先放一放了,真是挺遗憾的。
两边断了联系后,这儿还有段小事儿得提一下。就是说,蒋介石原本打算在1966年慢慢开始琢磨怎么回归的事儿。但他毕竟是国民党的主席,肯定不能自己直接开口提这事儿。
所以,按照蒋经国的意思,有位国民党立法委员先在立法院发问了,他问有没有想过回到大陆去。接着,蒋介石就借着这个话题,一步步地往前推动。
不过,由于大陆上那场特别的风波,蒋介石打消了回去的念头,这时候,那位在立法院提问的议员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他本来是和蒋介石一唱一和的,结果却让蒋介石有点尴尬,下不来台阶。
为了遏制岛内的这股风气,蒋介石严厉处罚了那位立委,并且加大了白色恐怖的力度,岛上所有跟大陆沾边的东西都得被封掉。
从1966年开始的那份遗憾,一直拖到了七十年代。到了1975年,虽说那时候的风波还没平息,但大陆的情况已经好转不少了。就在那会儿,毛主席心里又琢磨着要和台湾那边搭上线。可不幸的是,以前帮两党牵线的曹聚仁先生,早在1972年就走了。
大陆这边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让章士钊担任两党新的联络人,去台湾和蒋介石继续谈回归的事。但遗憾的是,谈判还没谈完,蒋介石就因为生病去世了。他想死后回到故乡的愿望,也就这样落空了。
到现在这个时候,以前管着这座岛的蒋家政权,早就跟着时光没了影儿,可台湾岛还是没能回到祖国的家里头。
岁月流转,不管是大陆这边,还是台湾那边,领导班子都已经换了好几拨人了。咱们就盼着,台湾这个漂泊在外的孩子,能在咱们这一代人的时间里,回到祖国这个大家里来。
说到蒋介石提出的想回大陆那六个条件,大家心里头怎么想的?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