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资产过亿,决绝出家患癌不治疗,原来她的结局出生前就写好了

晚晚时雨 2024-03-27 10:34:00

几年前,张杰改编的一首越剧歌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人耳目一新。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黛玉藏花吟,葬花鸣,这是她的宿命。”

细品其中歌词,不禁让人思索“林妹妹”的命运。

然而世人只知林黛玉的伤春悲秋,满心愁苦。

却并不知,她才是真正看破了红尘,不拘于世俗之人。

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共翻拍过8版,却唯有87年版,陈晓旭演的林妹妹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甚至很多人说,陈晓旭就是林妹妹的转世。

而她也是真正读懂了林黛玉,活成了林黛玉的那个人。

01成在“黛玉”,败在“黛玉”

1983年,《红楼梦》剧组面向全国招募演员。

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18岁的陈晓旭正躺在沙发上,翻阅着《简·爱》,她的男朋友毕彦君给带来了一条好消息。

毕彦君递给她一本《大众电视》,看到“中央电视台筹拍电视剧《红楼梦》”的那一页,想到这些年来陈晓旭对《红楼梦》的了解,不去试试实在是可惜。

在毕彦君的半劝半刺激下,陈晓旭鼓足了勇气。

她把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和感受,写了满满几页纸,再附上一首14岁创作的小诗和本人照片,一同寄往了北京。

没想到,不到一周,导演王扶林就亲笔回信了。

表示希望陈晓旭能够到北京来面试,同时也声明“食宿自理,如未入选,路费不予报销”。

其实那时,能够把《红楼梦》原著读完,还能细致分析出人物特点的人,实在少之又少了。

绝大多数人都只能通过连环画了解到《红楼梦》,陈晓旭的自荐信算很特别的。

此信一出,陈晓旭便瞒着剧团,只身去了北京。

那几天,陈晓旭在经历了导演组上百个问题后,才见到总导演王扶林。

那天早上,大雨倾盆。

陈晓旭一手撑着伞,雨水顺着伞稍溅了一裤脚,一个苍白瘦小的女孩就站在那门口。

导演问起她,在12钗的判词里,妙玉的判词。

陈晓旭想了想,脱口而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在得知陈晓旭下午赶着回话剧团,导演留下她的照片和诗,只跟她说:“把车票留好,下次来时好报销。”

这事大概有谱了,陈晓旭满心欢喜的离开了北京。

熬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1984年4月1日这天,陈晓旭接到去北京报到的消息。

她就跟着一大批少男少女,集结在北京圆明园,开始为期3个月的培训。

而最终的角色,也在这三个月培训后产生。

她们每天模仿古人的行动方式,练习琴棋书画,每个人都畅想着自己之后将能扮演的角色。

当时,导演内心也很纠结。

他在张蕾、张静林和陈晓旭三人中挑选林黛玉的扮演者。

张蕾、张静琳都有表演的经验,也都有点林黛玉的味儿,尤其是张蕾的长相,算是惊艳的古典美。

就在导演都举棋不定的时候,陈晓旭却异常坚定地表示:“我就是林黛玉,如果我演其他角色,观众会觉得林黛玉在演另外一个角色。”

就当所有人以为她不过是大放厥词时,陈晓旭换上一袭蓝色衣裙,85斤、文文弱弱的身姿,那若柳扶风的气质形态,当真是跟书里的林黛玉走出来一般。

当然,光形似是远远不够的。

王扶林知道,这样一部剧是汇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又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必须确保每一个角色都恰到好处。

后面几天,大家都忙活着各自的角色筛选,根据各自的角色试镜定角色,

陈晓旭的心理压力极大,她本身没有多少表演经历,虽然外形像,心里也有林黛玉的感觉,可怎么也演不出来那个样。

好在,当时由东方闻樱反串贾宝玉一角。

在东方闻樱的刺激下,她才逐渐找到了感觉,拿到了林黛玉的角色。

1984年9月10日,《红楼梦》剧组的第一场戏开拍。

由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倚窗而坐,眉目含泪,嘴唇微抿,那股子落寞可怜的样让人怜惜。

乍一看,抬手、低眉、浅笑,那一举一动的瞬间,书里的林黛玉活了。

在“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幕中,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订婚的消息,倚在床榻,满目悲苦。

那失魂落魄的破碎,将手中曾经书信的丝帕丢入炭火盆中,好一个决绝的林妹妹。

在“黛玉葬花”一段中,剧组为等着苏州梅花绽开,布景葬花。

可谁知拍戏的前天晚上,大雨将梅花拍打了一地,陈晓旭不禁想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那一刻,她就是林黛玉。

在大观园的那三年,陈晓旭一遍遍品味着林黛玉的心境。

在剧里剧外,感受着她的喜怒哀乐,随着《红楼梦》活了一遍。

播出后的《红楼梦》,陈晓旭算是一战成名,接着她也寻找过新的演出机会。

在《家春秋》中扮演了女主角梅表姐,同样孤苦的一生,但无论如何都很难褪去林黛玉的影子。

或许是那一幕幕梦,让人入戏太深,以至于误了终身。

不过说起,林黛玉和陈晓旭的缘,又岂止是大观园的那三年。

02天降“林妹妹”

关于陈晓旭的出生,本身就带着一些不同寻常的传言。

1965年的一天晚上,陈晓旭的母亲王元夕在还怀着她时,梦见一个老头,对着她说:她这位出生的孩子,以后的名字就叫陈ye芬。

第二天一早,王元夕就将此事告诉了丈夫陈强。

可陈强在汉语字典里翻来覆去,都没能找到“艹”字头底下一个“也”字的含义。

最后还是从一位算命师傅口中得知,这个字本是小草的诨名,意味着不经风雨,命中轻贱。

是典型的林黛玉命格,真取了这个名字会悲痛一生的。

做父母的,怎能忍受孩子悲苦的命运呢?

陈强暗暗记着师傅的忠告,在孩子出生的那天,随着窗外旭日升起,夫妻俩就给女儿取名为“晓旭”。

在陈晓旭出生的第二年,父亲陈强被扣上“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打那以后陈晓旭和母亲就备受周围的冷眼,她的整个童年几乎没什么朋友。

好在后来,陈晓旭接触到芭蕾舞,一门心思扑在练习上,立志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她本身就有着艺术天赋,再加上勤学苦练,12岁时的陈晓旭就可以做到“倒踢紫金冠”这一类高难度动作。

舞蹈团的老师都十分看好她,只等政审一过,就离她的梦想更进一步了。

却不料,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这是资本主义的苗子”,这句话彻底掐断了她的舞蹈梦。

曾经的付出只因一句话毁之一旦,满心郁闷无人解。

有好长一段时间,她都沉浸在书里。

从《论语》读到《红楼梦》,曹公成了她的良师,林黛玉则是她的益友。

每次她读到林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心境,无意中又联系起了自己的遭遇,那种苦闷的心境实在是太像了。

陈晓旭就抱着这样的喜欢,把红楼梦中的每一首诗都摘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时不时拿出来品读。

再后来,陈晓旭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鞍山杂技团。

爱美的她,总觉得杂技中“蹬缸”这个动作会使她腿粗、胯宽。每次练习时,就故意往前蹬,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时,大家都笑着说:“晓旭蹬缸,人心惶惶。”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鞍山杂技团解散了。

陈晓旭又被安排去了话剧团,在这里,陈晓旭又燃起了自己的“演员梦”。

但由于陈晓旭年纪小,她的“演员梦”在话剧团也没激起多大浪花。

在话剧团,她更多的是帮忙打打下手,端茶倒水,围绕着舞台边缘的小角色转悠。

闲暇时,她就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偶尔还写一些原创小诗,发表在报纸上,其中就有那首《我是一朵柳絮》。

17岁时,她在电视剧《家风》客串了一个小角色,零星几个片段,也很难让人注意到她。

最终成就她的,还是多年来与之相伴的林黛玉。

03从女演员到女商人

成名之后,林黛玉的光环像是给陈晓旭造的一场梦,只不过梦的指针走向的并非是演艺事业。

那是她最为迷茫的三年,随着《红楼梦》的播出,陈晓旭演活了林黛玉,成了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却却始终走不出这个角色,反倒沾染了一身林黛玉的清冷孤傲。

1987年,22岁的陈晓旭和男友毕彦君结了婚。

然而这段婚姻仅仅维系了两三年的时间,很快就因生活里的鸡零狗碎,和两人性格上的冲突画上了句号。

离婚后,陈晓旭越发不知道干什么,内心十分茫然。

于是趁着那段时间的出国潮,她也尝试着去国外发展学习。

陈晓旭只身前往美国,却被拒签。

无奈之下又转战德国进修,然而到了德国只过去3个月后,就由于语言不通,性格不合适回了国内。

回国后,暂时也没找到出路。

陈晓旭找北京的朋友借住了一个四合院的西偏房,整日就缩在不到10平米的小屋读书。

在当时,也有人打听上门来,想要花钱购买陈晓旭的肖像权。

但被她严词拒绝了,她宁愿日子过得紧凑点,也绝不肯贩卖自己的肖像。

后来,父亲给了她4000块钱,陈晓旭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日子没有头绪地一天天熬着,却总算是等来了转机。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正在筹拍毕业作品《黑葡萄》,几经周折下找到了陈晓旭。

原本陈晓旭是并不打算出演的,可一想到几个毛孩子能拍出什么来,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

也正是这部电影,让陈晓旭认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郝彤。

《黑葡萄》的播出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这也是陈晓旭在演艺生涯中的最后一部戏。

也刚好是1991年,郝彤意外得知,长城广告公司要对外承包,他就拉着陈晓旭一起去参与了招标。

陈晓旭和郝彤都没有做广告的经验,心里自然是没底。

两人就带着碰运气的心态去招标,却没想到结果,总是令人感到意外的。

或许是林妹妹的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陈晓旭一出场,就被对方负责人认了出来。

负责人表示他们相信“林黛玉”的为人,当即拍板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向公司上缴十万。

前二十年,陈晓旭将这股才情尽情发挥在诗词歌赋和演艺生涯,而后,她的这股子才情在广告界也得以绽放,把她引领到更远的地方。

1993年,当《中国工商报》首次公开宣布“私人可办广告公司”消息走出,陈晓旭脱离了原来的承包商,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

有之前的商业做基础,再加之陈晓旭的才华,很快就吸引来第一个大客户——五粮液集团。

那段时间,央视高强度播放着五粮液广告。

“名门之秀,五粮春”,以古典名媛闺秀比喻好酒,名门之秀特意彰显酒的高雅,与众不同的品质。

短短几年时间,凭借陈晓旭的创意,以及不断累积起来的声誉,世邦广告的营业额达到了近2亿元。

陈晓旭就接连斩获“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最具风采女性广告人”等荣誉。

冥冥之中的安排,从林黛玉走向商场,陈晓旭的人生,被这样一件件大事串联起来。

04看破红尘入佛门

尽管事业上,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但这对陈晓旭来说,她的人生依旧是一片茫然。

那时,她总把这种心态归结于自己的智慧不够,觉得一个人若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就不会迷茫了。

直到她在朋友姬玉的车上,听到了一位法师讲解的佛经录像带,一下子就听入了迷,心中的困惑也解了大半。

后来,费了一番心思,陈晓旭才找到了这位法师。

让法师为她讲授了佛法,从那以后,她就成了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

不论工作多忙,每天一、二小时的早晚课从不停歇。

读经、听经、抄经成更是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她的家人也受她的影响,跟着听经吃素。

2000年,北京炎炎夏日,陈晓旭曾几次梦见小草向她哭诉,快要渴死了。

后来,问到父亲才得知,是忘了给院里的草坪浇水。

这样神奇的梦,是带有预见性的。

就好像有那么几次,陈晓旭的胸部不太舒服一样,她也没太当回事,只以为是乳腺增生。

好友姬玉总归是有点不放心,劝着她去医院做检查,后来才得知陈晓旭患了乳腺癌。

佛法慰藉了陈晓旭心灵上的茫然,但不幸的是,这种执念,让她在生病之后,拒绝一切西医治疗。

她不愿自己的身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被医疗器械改变。

不仅如此,患病后的陈晓旭决意要剃度出家。

她还把自己的所有资产分成了三份:一份交给家人,一部分捐给了寺院,另外一部分将用于慈善事业。

2007年2月23日,晨钟初晓,一片祥光普照。

兴隆寺的住持常慧大和尚为陈晓旭举行了出家剃度仪式,法号妙真。

紧接着在好友提议下,大家齐唱一首《生日快乐》,也意味着妙真和尚一个全新的开始。

落发后的陈晓旭虽缁衣布屣、铅华洗尽,却依然清丽纤美,如娇花照水,如弱柳扶风之姿。

在她出家三天后,有媒体曝出其是因为她身患重症,才会遁入空门,但陈晓旭却说:“出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更积极的人生选择。”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陈晓旭极力寻找着自己的一片净土。

2007年5月13日,癌细胞扩散至全身,42岁的陈晓旭病逝了。

从此后,天堂有了林黛玉,人间再无陈晓旭。

陈晓旭的一众好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悲杵,她在深圳出殡,很多人无法赶到。

她的家人和朋友,就在大观园她举办了追思会。

那一场追思会,红楼梦的剧组都来闻声赶来送她最后一程了。

会场上,一片哀痛。

曾经跟在林黛玉身侧的小侍女,马明媚追忆了她和晓旭一起拍戏的点点滴滴,听者无不动容。

宝哥哥欧阳奋强,下了飞机一路直奔大观园。

再见此情此景,却是一片物是人非,心中的悲痛,只化作留言簿上:“晓旭,想你……”

追思会结束后,陈晓旭的父母总觉得她没有离去。老两口常开着卧室灯,只盼着灯闪一闪,就好像陈晓旭回来了一样。

有一次,灯不闪了。

晓旭的妈妈急得大哭起来:“晓旭不高兴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时至今日,曾经饰演贾宝玉的欧阳奋强老师,每年都会带着陈晓旭的影迷们前往她的墓前祭奠,每年都写着那些心里话念给晓旭听。

05写在最后:

佳人已逝,陈晓旭用她极为个性,率真的一生,带给我们如此贴切、灵动的林妹妹。

在她41岁演讲时,陈晓旭曾说,如果让她来续写曹公的《红楼梦》,林黛玉绝不会是带着一股哀怨而去的。

相反,林黛玉是来筹愿的,她早已看破了红尘,还了愿,了无牵挂而去的。

或许再读书中人,在陈晓旭身上已是最好的延续。

—本文完—

文|巧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0 阅读:0

晚晚时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