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老板心里都揣着个事儿——欠款。新能源车企价格战打得火热,可这账,却越欠越多。比亚迪,这新能源巨头,上半年净债务都奔着三千亿去了,这可不是小数目!这背后,多少供应商在苦苦挣扎?
这可不是个例,很多车企都玩起了“账期游戏”。 有个做车载屏幕的老板,合同上写着90天结账,结果呢?30天对账,60天验货,90天开票,最后还得再等上三个月才能拿到钱!更有甚者,有些车企用上了“阶梯账期”,货越多,结账越慢,你敢催款?明年订单直接缩水!想提前拿钱?商票变金融产品,还得倒贴利息,这跟银行存款倒贴手续费有啥区别? 这简直是把供应商当成了摇钱树!他们玩的是什么?是资本游戏,是把供应链企业当成了私人银行!
浙江一家冲压件厂老板算了笔账,给比亚迪供货,每赚100块,就得拿出15块去付垫资利息。 这日子,咋过?为了发工资,白天给车企做配件,晚上偷偷做点电动自行车配件,至少那边不欠钱。这算什么?这是被迫的“副业”,是无奈的自我救赎! 还有那些搞“期货式采购”的车企,让供应商备好半年的货,结果新车卖不动,仓库堆满了货物,这损失,谁来承担? 这简直就是对供应商赤裸裸的“耍流氓”! 好多老板都后悔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给燃油车做配件呢!
这跟当年手机供应链被拖垮的场景,是不是很像? 这可真不是危言耸听,新能源供应链要是崩了,那可真是一场灾难。
不过,最近好像出现了一丝转机。央行等几个部门发了通知,点名要整治拖欠账款行为。这可是个好消息,国家出手了,总算有人管管这乱象了! 这可是给那些苦苦挣扎的供应商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智能化卷的差不多了,下半场,咱们是不是该好好整治一下这个“三角债”问题?车企和供应商,本该是合作共赢的伙伴,怎么就成了压榨和被压榨的关系了呢? 这问题,必须得解决!不解决,再快的车,也跑不过雪崩的供应链啊!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无数中小企业的生存! 别等到真的出事了,才开始后悔莫及!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可是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计,这可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 希望这拨“清算”能真正起到作用,还供应商们一个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在“价格战”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让“欠款”成为过去式,让健康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