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多难养?山东舰编制几千人,一天七顿饭,难怪小国养不起航母

徐华说过去 2024-05-12 05:47:47

«——【·前言·】——»

航空母舰堪称现代海战中的重要力量。它不仅能够承载大量舰载机、直升机等武器装备,还可以作为海上机场和指挥中心发挥巨大作用。因此,拥有航母常被视为国家海上实力的象征。

然而,要建造和运营一艘航母绝非易事,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从构思设计到最终下水服役,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航母的日常运营和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这成为了不少国家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中国国产航母山东舰,领略一下这头海上"吞金兽"的真实生活。

«——【·规模壮观·】——»

作为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山东舰的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此之前,辽宁舰虽已加入中国海军的序列,但其本质上是从乌克兰继承而来的改装航母,并未完全体现中国自身的航母技术实力。

而山东舰则不同,它凝聚了中国航母人数十年来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

山东舰全长315米、宽75米,面积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总吨位达到了10万吨。除了拥有宽敞的飞行甲板和停机坪外,其内部结构也经过精心设计,分为数千个舱室。

这些舱室被划分为居住区、工作区、医疗区等不同功能区,形成类似"社区化"的管理模式,确保了航母上数千名官兵的生活和工作有条不紊。

值得一提的是,登上山东舰的新手常常会迷失方向,因为整艘航母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

鉴于山东舰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航母上首次采用了"社区化"模式,将整舰划分为多个独立社区。

每个社区内均设有独立食堂、医疗点、娱乐区等配套,官兵们的日常活动基本不出社区。

这不仅减少了人员流动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提高了生活和工作效率。舰员们在自己的小区内吃喝拉撒睡,周而复始,井然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与陆地社区不同,航母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严格作息。

每天都要执勤8小时,接着就是8小时的休整时间,剩余时间才能用来休息、娱乐等。更不用说遇到任务或海况恶劣时,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了。

«——【·一日七餐·】——»

山东舰约有3000余名官兵常驻,人数众多,日常运营便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保证全天候战备,山东舰实行"一日七餐"的特殊伙食制度。在标准的早中晚三餐之外,还增设了间餐和夜宵两个用餐时段,确保无论何时都有人员在守护阵地。

这就要求舰上后勤人员时刻保持工作状态,24小时不间断供应新鲜食材和热饭热菜。

供应量的巨大可以从具体数据中窥见一斑。据估算,山东舰每天约需消耗10吨左右的各类食材,包括大米、面粉、蔬菜、肉类、水果等,光这一笔日常开支就需要二十余万元人民币。

如果按月计算,这一数字将直接超过600万。可以说,伙食费用已经是一项"烧钱"的重大支出。此外,舰员们的薪酬福利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除了新鲜食材,舰上还存有大量干粮、罐头等备用物资。要知道,航母在执行任务时是无法随时补给的,食品储备至关重要。

对于后勤人员来说,食材采购、储存运输、烹饪配送无一不是大工程。而且还必须保证营养均衡,符合各种特殊需求,确实费了一番心思。

«——【·大笔开销·】——»

你以为伙食就是山东舰最大的开支了吗?其实航母真正令人咋舌的开销还在别处。

除了日常运营成本之外,航母本身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山东舰作为国产航母,其研发和建造过程耗资在300多亿元人民币。

这只是个开始,后续的大修、换装等工程也需要持续投入。而像美国的福特级航母,单舰造价就高达150亿美元,其50年使用周期内的维护费用更是达到了210亿美元,这些数据足以看出航母建造和维护的高昂代价。

燃料成本同样是一大重点支出。航母长期在海上航行,对燃料的消耗量可想而知。

山东舰出海前需要加注约13000吨燃油,按每吨2000元的价格计算,单单一次加满油箱就需要2600多万元。

如果长期在远海执行任务,补给将成为燃眶巨款的无底洞。配套的舰载机等装备更是一大奢侈品,36架歼-15战机的价码就已经高达144亿元。

据估算,单单是山东舰的日常开销,一年就要耗资上百亿,仅次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整年国防预算。这还只是基本开支,如果再算上武器装备维修、舰载机保养、人员开支等,天文数字只会更高。

«——【·小国难为·】——»

想必很多人听到上述开销数据后,再次对小国家能否养活一艘航母产生了怀疑。事实上,单单航母本身的开销就已经是一大重担了,更别说全套航母编队的配备费用。

就算如中国这样的军事和经济大国,在2022年1500亿人民币的海军预算中,也要拿出六分之一以上的费用来维持两支航母编队。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光是买一艘航母就捉襟见肘了,更遑论养活它了。

比如欧洲的梵蒂冈,这个袖珍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总量,甚至GDP年总量,都比一艘航母的规模要小。大多数国家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英法等资本主义强国也只是勉强维持了几艘航母编队而已。

俄罗斯作为传统军事大国,本应在航母发展上更有作为。然而直到今天,俄罗斯海军只剩下一艘半残的"库兹涅佐夫"号了,航母事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造成这种困境,既有经济力量的制约,也有工业基础的缺陷。

比如俄制舰载机的研发一直是一个软肋,配套设施也普遍落后。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航母的作战效率,也令其难以摆脱单舰的局限。

对比之下,美国虽然坐拥11艘核航母战斗群,横行无忌,但长期处于全球部署状态,开支同样让五角大楼头疼不已,近年多次传出削减航母计划的消息。

可见,即便对于超级大国来说,养一艘航母也是一件"烧钱"的事情。

«——【·结语·】——»

通过走进山东舰,我们不难发现,航母作为一种综合性武器装备,它的建造、维护乃至后勤支持,都需要国家花费大量的心血和资金。一艘航母的开销就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甚至一个小国家的整年财政收入。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如今能拥有整整三个航母编队,并逐步走向世界前列,实属不易。它正是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的最好注脚,也是一代代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梦想。

所以说,每当我们看到山东舰、辽宁舰以及刚刚服役的福建舰在大洋上遨游时,除了对国威的自豪感,更要珍惜那些舰员们的辛勤付出,懂得这背后巨大的国力消耗。

参考资料:

国产航母“山东舰”伙食什么样?——中国军网

探访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讲述山东舰挺进深蓝的故事——北京日报

山东舰:中国海军的新里程碑!——中国军号

0 阅读:0

徐华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