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甘宁原画赏析

化蝶游三国 2024-04-18 22:08:15

人物介绍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然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经苏飞邀请,率部投奔孙权。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宁去世。

人物经历:

既然是神甘宁,难免带上几分神话色彩。在演义中,关羽被东吴杀了,刘备为了报仇于是搬请南蛮摩沙柯一同攻打东吴,甘宁彼时重病缠身仍旧带病出兵恶战摩沙柯,可惜寡不敌众,拨马欲走之际,不想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带箭逃到江边树下坐下,不久身亡。

而民间传说则更加离奇,说甘宁边打边退,摩沙柯紧追不舍,最后退到湘河边时,甘宁的背部中了一支毒箭,跌入河中身亡。蛮兵们纷纷想下河捞起甘宁的尸体去领功,结果飞来了铺天盖地的乌鸦群,将这些士兵一通乱啄,并且一路护送甘宁的尸体三天三夜,漂回了他生前镇守过的富池口,停在了一个回水港里。

一个老石匠带着两个弟子路经此处,看到此情此景,老石匠两个弟子把尸首抬回村,自己去料理葬礼,不料两个弟子贼心大起,剥了甘宁的战袍想拿去换钱,然后就被飞来的乌鸦啄死了。老石匠感叹不已,把甘宁安葬在大山岭上,乌鸦从此也就住在大山岭里,保护着甘宁的墓。

可以看出,不论哪个版本,甘宁都和乌鸦结下了不解之缘。乌鸦也是本期要赏析的神甘宁原画的重要元素。

人物评价:

《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孙权:①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②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吕蒙: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韦曜: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

陈寿:①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②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陆机: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细节分析

初看这张原画,第一眼就能发现神甘宁的神兽坐骑。很多三国杀武将的原画都会出现神兽,比如曹纯跨下的老虎,代表了他指挥的虎豹骑,曹丕的狴犴,代表了曹丕实行的严苛的刑法。目前,三国杀中只有神甘宁的原画出现的神兽数量最多,在这张原画中,除了有很多的神兽本身的立意和构思都非常精巧。甘宁的坐骑叫避水金睛兽,这种神兽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这只神兽原本是牛魔王的坐骑。但是将他画进了神甘宁的原画里,这个意思大概是因为甘宁年轻时被称作锦帆贼,水性很好,所以死后封神也要搭配个水属性的神兽

在原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甘宁周围环绕了很多的乌鸦,这对应了三国演义原文中“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的典故。

在《三国演义》中,甘宁是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后,溃败逃到一棵大树旁死去,死的时候,身边环绕了百多只乌鸦。

乌鸦我们都知道,是一种不祥的生物,那么甘宁做出如此大的功劳,为何死的时候还有乌鸦绕其身呢?

其实,这跟当时东吴的信仰有关。孙权尤其喜欢用祥瑞来作为国号,比如他用过带有吉祥之意的黄龙、嘉禾作为年号。

而乌鸦在上古时期的《淮南子》以及《尚书》中,都是赤乌之说,赤乌就是金乌,是祥瑞之鸟,所以孙权为了表示自己对甘宁的追思,以及希望他死后能像金乌那样成神,所以就有了甘宁死后百鸦环绕其尸的说法。

在原画中我们还能看到神甘宁手握弓箭做射箭状,甘宁擅长的武器其实并不少,在星甘宁皮肤中甘宁拿的就是大刀,那为什么神甘宁原画会选择弓箭作为武器呢?

其实神甘宁选择弓箭作为武器是有意义的,首先,甘宁就是被沙摩柯一箭射死的,而甘宁也曾用弓箭射杀过凌操。

甘宁为吴国效力后,黄祖乐进等许多将军都死在了甘宁的箭下。这更像是一种轮回。

人物典故

甘宁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赤壁之战后,甘宁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饮马长江。

当然,曹操的40万大军应该是夸张的了,也即其实际没有这么多的兵马。当然,孙权不敢掉以轻心,率领7万大军前去迎敌,派甘宁率三千人为前部督。

在这场战役中,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挫其锐气。对于这项十分凶险的任务,甘宁这位虎将没有推辞。

于是,甘宁选精锐一百多人共食,然后甘宁就带领百余人潜至曹操营下,拔掉鹿角,冲入曹营,斩得数十首级。等到曹操大营慌乱不堪的时候,甘宁率领这百余骑兵成功撤退。

虽然实际的战果不大,但是,这一次偷袭严重挫伤了曹操大军的锐气,可以说给了曹操一个下马威。

在此基础上,孙权对甘宁更加看重,并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也即孙权将甘宁和张辽这位猛将相提并论。

台词分析:

魄袭:夜袭敌军,挫其锐气。/受主知遇,袭敌不惧。

神甘宁技能魄袭,魄的意思是胆魄,袭指的是袭击,这两个字连起来的意思指的就是甘宁百骑劫魏营的典故,有一次,曹操率领40万大军攻打东吴,甘宁主动请缨,向孙权请求集结百位勇士,在当天晚上,甘宁与这一百多人一起喝酒进食,然后甘宁命所有人头盔上全部插上令箭作为信号,甘宁此次袭击使曹操军营军心大乱,虽然只斩杀数十人,但是已经成功挫掉了曹操的锐气。台词第二句的意思是受到了主公的知遇之恩,因此袭击敌人毫不畏惧。这里的主公指的就是孙权,甘宁最初在黄祖手下得不到重用,后来,甘宁来到了孙权手下,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因此,甘宁敢率领百余人去曹营中偷袭,这是为了报答孙权的知遇之恩。

劫营:劫营速战,措手不及。/裹甲衔枚,劫营如入无人之境。

第一句台词的意思比较直白,意思就是说甘宁率领百余人去劫曹军的营地,速战速决,打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句中的裹甲衔枚出自于神甘宁的“裹甲衔枚,劫营如入无人之境。”这个成语原版为“卷甲衔枚”,出自于《北史》,意思是将铠甲用棉絮等东西包裹起来,并且给马嘴里面衔这东西,这样一来完全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一般在偷袭敌营的时候非常常见,这里指的就是甘宁百骑劫营的典故,而官方之所以将成语改编之后再放入台词中,也是为了能够听起来更加有气势,朗朗上口的同时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入无人之境,也是三国演义中对此的描写,甘宁率领百余人反复在曹营中冲杀,撤军时没有折损一兵一将,堪称真正的如入无人之境。

总结:

甘宁在进入吴国之前,他的名号是锦帆游侠,意思就是穿着很漂亮的海盗,甘宁腰间绑着的银铃,正是他作为游侠的标志性象征,正所谓银铃响锦帆扬。同时,神甘宁原画中他身上的服饰也是非常华丽的,这也算是东吴武将的标配了。最后就是整个原画的场景选择,和其他的神将不同,甘宁的原画,没有选择他知名的事件作为镜头,而是以海水为背景。作为一个吴国的武将,再加上甘宁进入吴国前是海盗,这样的设定非常合适,甘宁原画整个画面都非常富有冲击力和活力,堪称上乘之作。

0 阅读:3

化蝶游三国

简介:热爱三国,与您一起赏析游戏内外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