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耗资30亿建成五星级酒店,真金镶嵌地板

拾光聊文史 2024-04-06 19:25:07

2011年,一座国际大酒店在江苏江阴的华西村正式落成。

这座大楼高328米,共74层,总投资30亿元,由全村每家出资1000万建设而成。

这里有真金镶嵌的地板,有真金做成的碗筷,最让人震惊的,还是楼顶那重达1吨、价值3亿元的纯金金牛。

谁又能想到,如此豪横的村子,在1950年,还是个饭都吃不饱的贫困村。

当年,即使华西村拥有800多亩耕地,却因水洼河沟众多,被分割成了1300多块。

这种情况种出来的粮食,每人每天只能吃上半斤口粮,村民的生活举步维艰。

难道就这样穷苦一辈子吗?

华西村书记吴仁宝先生站了出来,立志要彻底扭转华西村的命运。

他出门学习先进村经验,开始制定一系列规划。

民以食为天,第一步就是整顿农田。

吴仁宝了解村里的情况,田都被分得七零八碎,需要好好整顿。

在外人看来,华西村做的事情令人费解——把原本的沟壑填上,又挖开新的水渠。

吴仁宝却异常坚定,他带领着村民一起开干,昼伏夜出,勤勤恳恳,农忙时甚至每天只睡2个小时。

到了1972年,华西村达成了亩产2000斤的目标,每家都能有半年到1年的储备粮,大家终于能吃饱饭了!

华西村这下成为了全国学习的典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来学习的参观团络绎不绝,可吴仁宝并没有满足。

光是种田,只能温饱,不能致富,必须想办法走上工业化道路。

然而,办工厂在当时并不被社会认可,如果被发现,容易被批判甚至处决。

吴仁宝并未因此退缩,他建起了高高的围墙,默默地在河岸边设立了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厂。

每当有人来视察,他们就停止生产,假装是放翻草皮和撒农药机器的房子。躲过一劫后,晚上再加班加点赶工。

这个看似冒险的举动,却成为了华西村工业化的开端,这些螺丝螺母等小小的物件,在市场上都有着巨大的需求,为华西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1976年,华西村的五金厂只有20人,总产值却已经达了28.2万元!

科教兴国,有了这些资金,华西村建起了市民文化大楼、学校大楼,真正造福了百姓。

当改革开放的号角正式吹响,广大农村都在热火朝天地施行“分田到户”政策,华西村却没有盲目冒进。

吴仁宝了解村里的情况,他大胆判断,要借助集体的力量,村里的田,宜合不宜分。

他认为,专业的事就要给专业的人来做,村里六百亩良田,就集体承包给三十名种田能手,剩余的绝大多数劳动力,就一起转移到工业上去。

吴仁宝在生活中发现,农药、编织袋是农民的刚需,华西塑料纺织厂、农用喷雾器厂、华西药械厂……一系列工厂纷纷建立。

一个小作坊工厂,逐渐发展成纺织、化工业等诸多领域的大型企业群,华西村的工业版图变得愈加磅礴辽阔。

这时,又一个让华西村逆天改命的机会出现了。

吴仁宝主动争取,联系老乡,一举竞标成功,得到了和上海铜厂合作的机会。

可办厂需要启动资金,村里的钱不够了。

人多力量大,吴仁宝请村民投钱入股,每人投资2000元,日后就能享受每年的企业分红。

20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当时村民的年收入也就700元,会拿出来搞建设吗?

没想到,几乎所有人都入了股。

大家的选择,后来也被证明是正确的,华西村成为了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村子富裕起来,村民们的生活待遇也节节攀升。

每户人家的孩子,从幼儿园至高中的教育全部免费;理发、洗澡,都不用自掏腰包,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鲜的蔬菜都是免费送货上门!

这还只是他们富裕生活的第一步,更大的机遇还在后面。

1992年春天,吴仁宝像往常一样读报,无意间读到了南方谈话的内容。

当时这个秘密还未公开,吴仁宝却敏锐地察觉到,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吴仁宝果断出手,连夜打电话给主要村干部,让大家马上到会议室开会。

会议上,吴仁宝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坚决的决定——筹集全部可获得的资源,不惜代价地购买大量的大屯工业产品原材料。

然而,他村子里的现金不足,又一次难道了英雄汉。

没钱就借!

次日,吴仁宝先生马不停蹄地赶赴江阴市政府。他以华西村的集体财产作抵押,申请了两千万元贷款,又向村民们发起募捐。

筹集到的2400多万元的款项,吴仁宝购买了近万吨钢材、一千吨铝锭以及七百吨电解铜等关键性的原材料。

在外界看来,吴仁宝简直就是疯了,这可是一场输多赢少的豪赌啊!

现实是,短短三个月时间,形势大变。因为南方谈话的公开,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新的建设热潮。

那些建筑原材料,价格猛增三倍之多!

华西村一夜暴富,净赚一个亿!

村里修建了100栋别墅,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洋房。

企业如同人的生命,只有不断蜕变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

华西村又发展起了旅游业、金融业,斥巨资打造了金碧辉煌的金塔,复刻了拥有白宫、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盖起包罗万象的世界公园,吸引无数国内外宾客纷至沓来。

盛极而衰,一度耀眼的华西村,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旅游业的低迷、沉重的债务负担、产业转型的艰难,这些问题正考验着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村”。

在困境中,华西村并未放弃,转型和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

让我们持续关注,期待华西村能够破茧成蝶,迎来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一颗咸蛋黄

编辑:桢桢

0 阅读:20

拾光聊文史

简介:写平凡故事,聊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