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非”大学新一轮排名,扬州大学进前5,福建师大稳居前10

运杰谈教育 2024-05-21 06:19:56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形成了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一批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成绩斐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内涵式发展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我国现有高校资源中,不只有985、211、双一流三大类重点,还有许多实力强悍的双非本科院校,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在CNUR编制的2024年非“双一流”高校排名中,位列第一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50名,是一所实力强悍的医药类院校,首都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学校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具有鲜明优势,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医大家荟萃,在医学科研和临床诊疗方面成果丰硕。

位列第二的是深圳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56名,属于综合类院校,深圳大学创建于1983年,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办的首所综合性大学,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大学已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建校初期,深圳大学主要为深圳经济特区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进入21世纪,学校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深大进入发展快车道,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服务国家特区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位居第三的是浙江工业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85名,属于理工类院校,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在化工、材料、纺织等学科领域优势明显,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扬州大学位居第四,在全国总榜中排第86名,属于综合类院校,扬州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在农业科学、兽医学、水利工程等学科领域优势鲜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位居第五,在全国总榜中排第93名,也是一所理工院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信息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优势突出,积极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注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IT人才。

南方医科大学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并列第五,在全国总榜中也并列第93,是一所重量级的医药类院校,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优势鲜明,医学教育特色突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学师资队伍,校属医院实力雄厚,临床诊疗和科研能力强。

第七是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94名,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高水平大学,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优势明显,积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专业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

第八是江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97名,江苏大学是一所农工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在农业工程、食品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特色鲜明,服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紧密,就业质量高。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在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领域优势明显,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财经人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第十是福建师范大学,在全国总榜中排第100名,是一所师范类院校,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在汉语言文学、数学、地理科学等领域优势鲜明,重视师范生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强,积极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人才辈出。

以上十所大学,不但是我国最牛的十大双非,在全国总榜中还排进前100,表现超过了不少211、双一流。

除此之外,我国实力派普通本科大学,还有广东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许多实力派双非本科院校,都有希望入选“双一流”。

0 阅读:669

运杰谈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