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读《热辣滚烫》:生活对底层普通人不太友好

明窗邀华月 2024-02-20 21:51:31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1

图|《热辣滚烫》

今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票房破30亿,无疑成为最大赢家。

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下面谈谈我对电影的理解。

首先,这部电影的主打并不是成功逆袭,因为最后贾玲饰演的杜乐莹并没有赢得擂台赛,她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女子。

但这部电影主打的是心灵蜕变,一种很残酷的魔鬼训练,表现在外形上是乐莹成功减肥了100斤,表现在内心中是乐莹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升级,获得了内心的强大,从此将平静的笑对人生。

我们都知道获得内心的强大,是各类人生鸡汤文所吹嘘的最好状态。

但大家知道吗,看一篇鸡汤文是不可能让你内心强大的。相反,普通人要实现内心的强大,付出的艰辛是要超过其他人的。

比如说,一位知名大律师,心疼读自己的小孩读初三学习太辛苦,于是发圈说,自己让孩子不要太在意中考成绩,因为人生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你死我活竞争的。

这条朋友圈获得了海量点赞,大家纷纷称赞大律师看问题很通透,培养出来的小孩一定内心很强大。

现在我们假设一下,一个收入堪堪温饱的环卫工人,心疼自己的小孩读初三学习太辛苦,于是发圈说,自己让孩子不要太在意中考成绩,因为人生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你死我活的竞争的。

你们猜,这样的朋友圈能获得多少认同?或者这么说,环卫工的小孩自己会信吗?

这就是一个底层普通人,对人生的看法即便和大律师一样通透,但他可能连自己的小孩都不能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曾看过一位女企业家讲述自己的内心是如何逐步强大的。

她说自己家族严重的重男轻女,春节聚餐妇女是不能上主桌的,只能在厨房坐小桌。

她对此愤愤不平,于是毕业赚钱后从不回家过年,自己出国去住大酒店以此愉悦自己。

女企业家接下来又剖析了自己,这还是当时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太在意这种虚名了,像现在她就不在乎能不能上桌了,你让她坐厨房就坐厨房,这有什么呢,毕竟内心强大了是吧。

是的,因为这位女企业家创业成功了,身家很丰厚,确实不在乎这样的虚名了。

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同样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不能上桌吃饭,女孩毕业后工作不顺收入不高,然后春节聚餐也一直坐厨房,某一天失业很久的女孩表示自己看开了,你让她坐厨房就坐厨房,这有什么呢,毕竟内心强大了是吧。

请问,你们真的会认为,她内心强大了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内心的强大其实是建立在世俗的经济基础之上。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经济条件越好的人,内心可能越强大,

而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呢,内心要变强大,就得去经历某种淬炼,甚至是某种磨难,绝不可能看本书发个圈就能实现。

电影《热辣滚烫》中的杜乐莹就通过炼狱式的减肥,实现了自我淬炼,从而涅槃重生。

电影结束后有段彩蛋,是贾玲减肥的各个过程中试镜的录像。

其中有一次,是减肥成功的贾玲走出几步后忽然掩面痛哭。

她为什么哭,因为这种减肥真的太辛苦太残酷了。

还有影片宣布杀青时,贾玲在拳击台上再次大哭,引发全场掌声鼓励,因为大家都知道,贾玲的付出有多艰辛。

但我想要指出的是,贾玲可是身价过亿的影星兼导演,所以身旁的人从不吝惜献上鲜花与掌声。

而回到影片中的杜乐莹,这种炼狱式的成长过程,可能自始至终只有自己给自己喝彩。

影星黄渤的这句话非常经典:我穷困潦倒时,身边都是坏人,我富有成名时,身边都是好人。

贾玲饰演的杜乐莹就完美的诠释了上半句,作为一名底层普通人,她的善良与忍让被身边人算计得太多。

亲妹妹算计她的房子,闺蜜算计她的男友,远房表妹算计她出丑后的流量。

我认为《热辣滚烫》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对底层普通人不太友好。

比如乐莹的妹妹,没有房子小孩就没有学区,只能把手伸向姐姐。比如乐莹的表妹,没有流量就没有成绩就无法转正,只能去算计表姐。

说到底,底层人占有的生产资料不多,往往需要各种算计和竞争来争夺有限的资源。

如果社会阶层提高一些,那就有足够的资源做到相互成就。正如黄渤所说, 富有成名后,身边都是好人。

那么,生活对底层普通人不太友好的状态,何时能改变呢?难道所有人都要去经历一场炼狱吗?

我认为这个话题,应该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讨论底层普通人生活不易的话题,不妨联想少数欧美国家,据说那里的普通人过得蛮快乐,不像我们这么辛苦。

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太卷了,总想向上爬,不像那边的普通人喜欢愉快的跳舞钓鱼。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说某些民族习惯随遇而安的话,那他们还拼命涌入欧美干什么,留在家乡跳舞钓鱼不香吗?

事实就是,世界上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和社会竞争类似,分出了好几个阶层,少数欧美发达国家占据着顶层,自身掌握的财富资源很多,所以多分了一点给自己国家的底层民众,才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尊严。

换句话说,假如中国产业升级成功,中国在世界财富分配的格局中占到了最有利的位置,我国也一样会给普通人多分配一些财富。

比如我国已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但这个低保金目前是非常非常低的,假如在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低保金能提高10倍,相信我,普通中国人也会越过越快乐,可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快乐亚文化,有大批的人会告别内卷,欣然接受普通而平庸的生活。

此时再遇到一位环卫工人开导面对中考的孩子,人生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竞争的,一定会得到广泛且热烈的点赞。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生活对底层普通人变得友好的一条现实路径。

而在国家财富登顶世界之前,普通人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可能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

全文完,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或者分享一下。

0 阅读:19

明窗邀华月

简介:不一样的角度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