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六朝博物馆这件莲花尊高达80厘米,被誉为“青瓷之王”

扬眼 2024-03-17 15:35:54

开栏语:“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情讲述,并为南京的博物馆点赞。

截至2023年,南京全市备案博物馆达77座,其中国家等级博物馆15座。精品展览、珍贵文物……无论您何时走进南京的博物馆,都能遇见精彩的“看头”。今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推出专栏《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带您细细品读南京的博物馆。

南京六朝博物馆中有一件青瓷莲花尊,高达80厘米,装饰着飞天、忍冬、莲花、菩提等丰富的纹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的,有“青瓷之王”之称。而比莲花尊本身更令人好奇的是其主人。它所出土的南京灵山南朝大墓埋葬的是谁,至今未有定论。

青瓷莲花尊是六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以莲花为主要装饰图案,在一件器物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划等装饰手法,将莲花纹恰当地装饰在每个部位,或仰或覆,或高或低,巧妙穿插,上下呼应,创造了完美的艺术造型,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这件莲花尊,喇叭形敞口,高脖,圆腹,圈足,尊盖形似于僧帽。装饰繁缛华丽,器体之大极为罕见。武汉地区曾出土一件南朝齐代的青瓷莲花尊,但体积还不到南京这件的一半。

据介绍,南朝时期佛教盛行,莲瓣或莲花纹被广泛运用于器物装饰。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净”。莲瓣纹是南北朝瓷器最重要、最具时代特征的标志,形态丰富,变化多端。造型有仰莲或覆莲、单瓣或复瓣;装饰手法有堆塑、刻划、模印、贴塑多种;图案或简洁明快,或精美繁缛;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青瓷莲花尊已经在博物馆展出,但围绕在它身上的谜团还没有解开。1972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仙林灵山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时代定位于南朝,并出土了这件青瓷莲花尊。但考古人员没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著名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罗宗真教授在《南朝宋文帝陵和陈文帝陵考》一文中认为,1972年发掘的灵山南朝大墓,就是陈文帝陈蒨的永宁陵。他指出,该墓葬所在位置与文献记载相符,其规模超过南京梁代宗室贵族墓葬,与雨花台区西善桥一座疑似陈代皇陵相同,而且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具有南朝晚期的特征,“此种莲花尊在我国其他地区,亦均见于南朝晚期以及隋代墓中。”

陈蒨是整个六朝罕见的有责任心的一位皇帝。在位近7年间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唐朝历史学家李延寿写的《南史》中,讲到陈蒨是寒族出生,知道百姓疾苦,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安逸的帝王生活,令人每晚把竹签摔在宫殿的石台阶上,以把自己惊醒。对此陈蒨说,“吾虽得眠,亦令惊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徐珩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