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打破常规,赢得胜利的惊人策略

冉冉檀香讲历史 2024-02-15 21:04:26

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国王得到了一块极为珍贵的宝玉,名为“和氏璧”。这件事传到了秦国大王那里,他立刻派人送了一封信,并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宝玉。

赵国国王看到信后心里犯了难。因为他知道秦国大王通常都是想占便宜的,这次为何如此慷慨?要是不答应,担心秦国会趁机发动进攻;要是答应,又担心自己上了秦国的当。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便与大臣们商议,但大家也都束手无策。

这时,蔺相如站了出来,建议赵国国王:“陛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国大王,我会看情况行事。如果秦国大王不同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保证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赵国国王对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深信不疑,于是同意了他的提议。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国大王亲自接见了他,并接过了“和氏璧”。秦王对这块宝玉非常喜爱,

然而,蔺相如站在一旁等待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听到秦王提及交换十五座城池的事情。他意识到秦王并没有诚意用城池来交换宝玉。那怎样才能从秦王那里拿回和氏璧呢,于是,他略一思考,想出了一个计策,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有一点小毛病,我指给大王看看。”秦王听说有问题,于是便立刻派人将宝玉还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宝玉后,靠在柱子上,气定神闲地对秦王说:和氏璧我带来了,但是大王却没有提及交换城池的事情。这说明大王并没有真心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宝玉。现在宝玉在我手上,如果大王强迫我,我宁愿把宝玉和我的头颅一起撞在这根柱子上!”说完,蔺相如举起宝玉,做出撞击柱子的姿态。

秦王虽然想派人夺回宝玉,但又怕蔺相如真的会毁坏宝玉,只好作罢。他匆忙表示歉意,承诺将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只好无奈的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房间休息。

蔺相如带着宝玉回到房间后,就叫一个手下人带着和氏璧,偷偷的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蔺相如又不怕死,杀了他也没用,倒不如放了蔺相如,还显得秦国宽容大度,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带回到赵国首都,这一事件使得蔺相如名声大振,

这就是著名的“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的由来

完璧归赵指的是比喻把物品完好无损的还给物品主人

0 阅读:12

冉冉檀香讲历史

简介: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关注我带你轻松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