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被授予假节钺的有几人,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2024-05-24 21:17:45

在晋朝之前,假节和假节钺在地位上是同等的,只是礼仪上有所不同,“假节”中的“假”意为“借”,“节”代表皇帝的身份,象征着皇帝与国家。持节的使臣代表着皇帝亲临,可行使皇帝的权力。“假节钺”中的“钺”是一种斧钺,属于刑具,专属于君王。假节钺象征着皇帝出征,其规格和权力在皇帝的授权方式中是最高的。您知道汉末三国都有谁被授予了假节钺吗?本文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关羽

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关羽被封为前将军,被授予假节钺,是整个蜀汉政权中唯一一个被授予假节钺的人物,就连实际掌控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也仅仅是假节而已。

关羽在蜀汉阵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羽跟随刘备参加黄巾起义,之后跟随刘备南征北战,最终占据荆州、益州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关羽镇守荆州时,水淹于禁统帅的七军,斩杀敌将庞德,威震华夏。面对名将徐晃的进攻以及孙权的偷袭,败走麦城,最终被害于临沮。

关羽

关羽善待士兵而轻视士大夫,这也是他败走麦城的原因之一。他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去世之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

2、陆逊

陆逊在石亭战前(228年)被孙权拜为大都督,假黄钺,孙权甚至亲自执鞭为陆逊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陆逊也是整个东吴政权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物。

陆逊21岁进入孙权的幕府,开始帮助孙权出谋划策。,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陆逊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病逝,终年63岁。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3、于禁

于禁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升魏王时,迁升左将军,假节钺,是曹操时期唯一的假节钺。

于禁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受到曹操的称赞“胜过古代名将”。所以在曹操升为魏王后,于禁也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更是成为曹操时期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

于禁

公元219年,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亲率七军前往救援,不料全军覆没,于禁向关羽投降,被关押在南郡,221年于禁回到魏国,但是遭到了曹丕的羞辱,于禁又羞又恼不久得病去世。

4、满宠

满宠在曹丕称帝的第三年(公元222年)被授予假节钺,是曹丕时期唯一的外姓假节钺。

满宠早年曾担任过县令,因为将犯人拷打致死就辞官归家,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招募,后来任许县县令,掌管司法,以执法严格著称。后转任汝南太守,开始参与军事,曾跟随南征荆州。

满宠

公元220年曹丕继承王位后,满宠升为扬武将军,不久满宠在江陵击败吴军有功,改拜为伏波将军。曹叡在位期间,受封昌邑侯,领豫州刺史。在石亭之战,跟从贾逵救出了曹休。曹休去世后,满宠负责扬州的对吴作战,后因年老被朝廷调回中央担任太尉,正始三年(242年)去世。

5、曹真

曹真在曹丕称帝后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力大勇猛,曹操让他率领虎豹骑,在讨伐了灵丘的贼寇后,被封为灵寿亭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汉中之战,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率部参战,后相继被拜为中领军、征蜀护军。曹叡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次年去世,配享太祖庙庭。

曹真6、曹休

曹休在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兵分三路讨伐孙权时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

曹休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大败吴兰。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曹休升任领军将军,追录前后功勋,封东阳亭侯,大将军夏侯惇薨后,曹丕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接替夏侯惇屯驻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孙权。

曹休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前,遗诏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共同辅政。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迁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曹操的族子,也就是曹操的侄子,曹洪的亲侄子。初平元年(190年),天下大乱,曹休投奔曹操,曹操对左右说道:“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啊”。并让他与曹丕共同吃住,后来曹操更是让他在虎豹骑中担任宿卫一职。太和二年(228年)病逝。

7、夏侯尚

夏侯尚在公元222年进位为荆州牧,授假节钺。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堂侄,也是曹操的侄子,夏侯尚年轻的时候,与曹丕关系十分亲密,夏侯尚的才智也被曹丕所赏识。曹操平定冀州时,任命夏侯尚为军司马,率领骑兵跟随征伐。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夏侯尚跟随曹彰征讨乌桓,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夏侯尚持节,护送曹操灵柩回到邺城。

夏侯尚

曹丕代汉建魏后,封封夏侯尚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后夏侯尚率军攻拔蜀国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

公元222年,夏侯尚率军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公元226年病逝。

8、曹爽

曹爽在公元239年曹叡病重时,被拜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一同为托孤大臣。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的长子,自小与曹叡交情很好。曹叡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侍郎,后迁任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再转任武卫将军,特别受到宠爱。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并将太子曹芳托付给他和司马懿。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

曹爽原本谦虚谨慎,朝中大事事事与司马懿商量,后来曹爽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并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控制都城洛阳并解除了曹爽的大将军之职,不久曹爽被加以谋反的罪名被屠灭了三族。

9、司马懿

司马懿在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被拜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至于司马懿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他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最终在正始十年(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两年后以73岁高龄去世。

司马懿

除了上述9位人物被授予假节钺以外,还有三位权臣是自己给自己授的假节钺。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诛杀何进后,掌控大权,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己则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

曹操在迎奉天子后被授予假节钺,录尚书事,迁都许昌后,进封大将军,武平侯,因畏惧袁绍势大,就将大将军的位子给了袁绍,自己则转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昭继承其权力,次年,司马昭加大都督职衔,晋封为高都公,加九锡,假斧钺,带剑穿履上殿,后加赐黄钺,增加封邑三县。

0 阅读:122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简介:学习传播共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