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冯志亮(渤海居士冯启玄):茫茫茶海,一根红绳能将人与有缘茶相连,实在幸福

IT牧师 2024-04-03 14:43:28

冯志亮,字启玄,号渤海居士,启玄国学社创办人,著名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品牌推广人、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北京海图书画院文化总督导,“剑首·茶未来”联合创始人。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家史编写实务》《传记写作实例分析》《家谱年谱编修实录》《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书籍,并创作《中华家谱》三百八十部,《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

陆羽(公元733--804):又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相传陆羽为一弃婴,由天门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并抚养长大。

陆羽幼年,他的师父教他学习佛经,陆羽不愿学,师父很生气,罚他做苦活,但陆羽仍用心读书。后来逃离寺院,投到一个杂戏班子当了演员。

唐天宝年间,天门县的官员们举行宴会,陆羽的杂戏班子被叫来助兴。天门太守李齐物很赏识陆羽,并赠给他一些诗书。于是陆羽便在天门附近的火门山随邹夫子读书。后来他又得到来天门作司马的礼部郎中崔国辅的赏识,崔国辅赠给他“文槐书函”一枚、“乌幇牛”一头。

陆羽外貌不美,而且口吃,但颇有才学,善于辩论,性格很豪爽,也很守信用。

唐上元初年,陆羽在浙江吴兴隐居,闭门读书,自称桑苎翁,只与名僧高士把酒吟诗,唱和往还,并与僧皎然结为“忘年”之交。

陆羽有时独自一人到野外去,吟诗徘徊,甚至大哭一场而归。过了好久,皇帝下诏书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很快又任命他为“太子太祝”,陆羽都没有就职。唐贞元末年,他便与世长辞了,享年七十二岁。

陆羽特别喜爱研究茶叶,写了一本《茶经》,共三卷,对茶的本源,茶叶采制和饮用方法以及造茶、煮茶所用的工具等,都讲得十分详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饮茶的好处。

陆羽也写了很多其他的书,可惜都失传了,独有《茶经》,一直完整地流传下来。后人很崇敬他,茶店里把陶瓷做的陆羽像供在灶上,奉为“茶神”。

陆羽留下的茶诗文中有一首《歌》,因为这首《歌》里有六个“羡”字,故又称为《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品一品诗意:我不想要黄金做的酒壶,我也不想要白玉做的酒杯。我不羡慕能自由出入皇宫的高官,我也不羡慕那些从政的大人物。我只羡慕故乡的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向竟陵城。

这首《歌》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时陆羽寓居在江西上饶。据说是陆羽怀念智积禅师之作,《茶董补·卷上》引《鸿渐小传》:“陆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地,闻师亡,哭之甚哀,作诗寄怀,……”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亮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茫茫茶海,一根红绳能将人与有缘茶相连,实在幸福。既然已得心头之爱,何不简简单单的珍藏在心,与之相伴一生呢?人们从来不用加法计算时间,因为我们生命里的每时每刻都在耗费。但比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更早出现的,是我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所以,趁着有好茶相伴,好好享受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不止人类,就连动物都知道要给生活添加乐趣。茶具因为茶而存在,茶具因茶而特别的意义,茶可以让浮躁的心宁静,可以让心境更美。

喝茶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研究中国茶文化,茶文化吸引着我们,茶文化无穷无尽,一切都是缘分,来得如此自然。越来越喜欢茶,喜欢茶的淡雅香气,喜欢茶的绵柔滋味,喜欢茶的生津回甘,喜欢茶的韵味无穷。

其实茶人的快乐很简单,就是喝上自己喜欢的茶,哪怕是捧着小铁缸,热水撒上几片茶叶,也开心。平凡普通的茶人,只希望有心里最好的茶可喝,亦可过好快乐的日子。若生活是一杯茶,那么成长就是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哪怕再冷门、哪怕再小众,茶都会成为一个茶人心里的最好,享受心中所爱,困难也简单,但这一路,总归是快乐的!

0 阅读:0

IT牧师

简介:传承历史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