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计划年内打穿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恐慌,将在边境修马奇诺防线

白鲸新视点 2024-01-22 13:37:46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乌克兰的“失血”速度依旧没有降低。根据俄罗斯国防部1月20日公布的消息,过去一周,俄罗斯武装力量总计歼灭了5645名乌克兰士兵。

除此以外,俄罗斯还用无人机、巡航炸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武器对乌克兰展开了17轮空袭,摧毁了乌克兰大量军工企业,削减了乌克兰自主维修、生产武器的能力。

按照莫斯科的计划,2024年,俄军将“打穿乌克兰”,夺取乌克兰的整个黑海沿岸,这包括了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一旦俄军实现这一战斗目标,北约国家罗马尼亚将会直接感受到俄军的威慑。

为了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北约31个成员国集结了大量的海陆空精锐部队,将在下个星期于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德国境内展开一场自冷战结束后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不少演习地点紧邻俄罗斯边境,演习内容为“模拟对俄罗斯开战”。

对于这场演习,一向站在反俄第一线的波罗的海三国呼声最高。为了表明抵抗俄罗斯的决心,波罗的海三国打算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边境线上修建一连串的军事工事,来加强自身的防卫作战能力,落实北约早已制定出来的“绊马索”战略。

据参考消息1月20日报道,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提出,它们计划在边境地区修建数百个掩体,来防备来自俄罗斯的潜在袭击。俄乌冲突已经让各方清楚地看到,如果想要抵抗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不仅需要充足的士兵、装备和武器弹药,还要有足够多的防御工事。

爱沙尼亚防长汉诺·佩夫库尔表示,爱沙尼亚已经下定决心,“从第一寸领土开始保卫自己的国家”。相关防御工事将在2025年开始建设,初期投入将会高达5500万欧元(约合4.31亿人民币)。

按照设想,波罗的海三国将修成统一的半地下掩体和交通补给线。在和平时期,这些掩体之间不会布设铁丝网、地雷和壕沟,但驻守附近的士兵随时准备完成这一切。

我们知道,尽管铁丝网、地雷、壕沟、要塞等工事常常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过时产物”,但俄乌冲突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些工事的有效性。在乌克兰发起反攻行动之前,俄军在乌东地区已经布置好了多层防线。

乌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刚开始发起进攻,就被俄军铺设的地雷带挡住了去路,俄军趁机用火炮和战机对乌军发起火力覆盖,对乌军造成重大杀伤。整场反攻行动期间,乌军不仅没能攻破俄罗斯的防线,还付出了伤亡12.5万人的惨痛代价。

与乌克兰相同,俄军也难以攻下乌克兰的要塞城市。俄军要想拿下乌克兰东部一座规模不大的城镇,往往需要打上几个月艰苦卓绝的拉锯战。俄罗斯瓦格纳军事集团曾在巴赫穆特激战了近300天,才最终攻克这一乌东要地,这充分证明了完善防御工事的有效性。

波兰的海三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下定了打造边境防线的决心。但事实上,波罗的海三国并不具备乌克兰这样的防御条件。一旦边境防线打造完成,它将会成为新的“马奇诺防线”。

从地理方面来看,波罗的海三国境内一马平川,严重缺乏战略纵深。更为关键的是,波罗的海三国一侧直面大海,这为俄军绕过三国的边境防线创造了绝佳条件。

一旦俄罗斯海军、空天军、空降军齐出,选择波罗的海三国一处进行空降作战和登陆作战,波罗的海三国瞬间就会腹背受敌,边境防线立马就会失去作用。

要知道,波罗的海三国总计大约只有11个营的兵力,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西部军区手中就有25个战斗营、6个直升机营、10个独立炮兵营以及27个空军团,这是波罗的海三国想都不敢想的兵力。

即便乌克兰战事焦灼,俄罗斯依旧留下了足以对波罗的海三国形成碾压性优势的兵力。更何况,俄罗斯已经宣布扩大常备兵力。由此可见,波罗的海三国修建边境工事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安全保障。

0 阅读:2

白鲸新视点

简介:跟着白鲸了解天下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