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大伯撬走了我的工厂岗位,我只能去当教师,如今他却悔不当初

今古看传奇 2024-03-26 21:34:53

从小起,因为跟大伯家离得近,加上我和堂哥同岁(他大我两个月),于是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包括上学也是,之后我们俩一同考上中专,原本毕业后两个人都是分配做教师,可我另有机遇,原本有机会去水泥厂的,结果大伯得知后,却把工作撬走了。

我出生在南方一个农村家庭,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每天都在生产队奋斗。

从小起,因为住得近,我们家跟大伯家便经常来往,大伯家的条件跟我们差不多,不过他家的小孩比较多,两男两女,因此负担也比较重。

大伯的二儿子跟我同岁,但因为比我大两个月,所以我也叫他堂哥。

小时候,我们俩便玩得比较来,经常一起去田里干活,一起游泳,一起钓鱼。我们俩性格差不多,聊得来,跟亲兄弟差不多。

上学之后,我们也在一个班,第一次出成绩时,我们俩就开始攀比起来,都在争谁的分数高,因此我们学习也颇为努力,一直都保持在班级前三名。

直到我们初中毕业后,同时考上了中专,当时两家人都很高兴,给各家都送了红鸡蛋,分享一下好事。

其实我想上大学的,但那时大学很难考,中专的含量也非常高了,并且中专出来后,就能立马分配工作,在父母的眼里,也能早点出来赚钱,于是我和堂哥就去县里上了中专。

时间一晃,我们在中专也马上毕业了,按照我们读的师范学校,我们毕业后就是去当老师,在毕业前的一个春节,我家一个许久不见的亲戚回乡了。

这个亲戚,是爷爷的弟弟,我叫做叔伯,当初爷爷去参军,而他则跟人“游”去了香港,如今听说发达了,回来时,给我们带了不少礼物,都是那种外国货。

在小时候,我也只是见过叔伯几面,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了,因此对他不是很亲,不过叔伯对我父亲却很好,因为在父亲小的时候,帮爷爷干的活最多,叔伯看在眼里,所以比较疼,那时的大伯则是在家里需要劳动力时,跑去了参军,可惜什么都没捞到,便退伍回来当农民了,那四年里,几乎都是父亲在帮爷爷干活。

爷爷最终也因为身体问题,早早离世了,这也在父亲心中留下了一根刺,跟大伯吵架时,总会拿出来说大伯,要是大伯当初不去参军,爷爷可能就不会这么劳累,导致身体搞垮了。

这次叔伯回来,就是来祭祖的,这也是我们这边的习俗,每年过年都得去祠堂拜拜。

这几天,叔伯也经常来家里喝茶,和父亲闲聊着,听说我上了中专后,叔伯也夸我有本事,还给我塞了20元钱,让我买点吃的,正是长身体的阶段。

听说我出来后能分配老师的工作,叔伯觉得老师这个职业虽然体面,但收入比较低,于是便跟父亲说,他的儿子在清远一个水泥厂工作,可以安排一个岗位。

当时我不在家,父亲也就没应下来,说是要问问我的意见,当我回家得知情况后,非常的兴奋,那个时候,只要是工厂的工作,都很难得,人人抢着去,毕竟工资高,比起教师行业,最起码高三倍。

见我同意,父亲于是就说等叔伯下次来后,便告诉他,然而这两天叔伯都没来家里坐,直到三天后,叔伯再来到家中已是道别,说要回香港了。

当父亲将去水泥厂的决定告诉叔伯时,叔伯却疑惑的说,名额已经被被我大伯要走了,并且大伯说,已经确定我家不要了。

叔伯告诉我,虽然教师薪资低,但也是一份好工作,好好干,一样有出息,父亲原本还想要说明事情,可却被我拦住,如果说开了,两家关系估计会很僵,我也安慰着自己,工厂工资虽高,但说不定会很累。

于是在送别叔伯后,父亲便在一旁叹息,母亲更是感叹,果然是两父子,父亲年轻时便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留在家干活,而我则为了维护两家的关系,选择将工作拱手相让。

最后一个学期结束后,堂哥便去了清远的水泥厂,而我则被分配在了镇上的小学。

我放下了心中的患得患失,专心的教小学生读书,那时我一个月工资是65元,而听说堂哥水泥厂的收入能有100多元。

当时家乡的生产队已经取消了,家里分了田,父母便忙着种自己的地,在有收成之前,基本就开始吃老本了,而我的工资刚好帮家里度过了这个阶段。

在小学教了两年后,我了解到了“考公”这个词,这也是学校中一位资历较深的老师告诉我的,刘老师跟我说,趁着年轻,可以去大胆的尝试,不然像她等到老了,想要尝试都没机会。

当时体制改革,冒出了公务员这个词,这也代表着在国家单位工作的人,隶属国家,想来待遇什么的都不会差,于是我跟刘老师取经,借了很多考公的知识书籍来学习,一有空的时候,我便自习,不懂就问刘老师,经过两年自习后,我真通过了考试,进入了事业单位工作。

考上之后的第一时间,我便告诉了家人,一家人都非常开心,认为这些年来积的福总算到了回报的时候了,而我在能去城市里工作而感到开心。

1992年,我在单位中稳定后,便接父母来到了城里生活,同时我还在单位处了一个对象,对方也是农村出身的,因此对我的家庭背景并没有看不起。

1993年,我成婚后,过年期间,大伯来我家里做客时,聊到他那去水泥厂做了好几年的儿子,吹嘘着他的工作有多么的轻松,同时工资又高,等以后还有房子分,脸上尽显得意。

父母对此也只能敷衍着称赞,而当大伯问我是否还在当教师时,我也没明确回答,只是说差不多,而大伯则认为我还在当教师,于是让我别担心,等堂哥升职后,便为我谋个岗位,对此我也笑着说不用麻烦了。

1995年,我在单位中已经工作了四年,这些年我表现还不错,受到了不少表彰,于是我也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往上走了一级。

同年,受大环境影响,听说许多小工厂的效益都不怎么好,纷纷倒闭了,而堂哥所在的水泥厂,虽然规模不小,但也受到了冲击,裁了一大批员工,恰好,堂哥就是其中一个。

后来堂哥没了工作,只能回到老家,当初大伯说的分房,堂哥也还没到工龄,只能拿一些补偿后灰溜溜的走了。

到了21世纪,教育行业也越来越受注重,教师的待遇也在不断上涨,后来有恩于我的刘老师也退了休,每个月到手的退休金也有8000元,去看望她时,刘老师还说,没想到自己能有如此高的退休金,这笔钱都够她和老伴两个月的开销了。

如今我也在单位里干了几十年,虽然晋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个月的工资也有万把块了,按照每个月交的社保公积金来看,我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到的退休金不会少于12000元,并且单位还有分配房,我不用为房操心。

现在我真庆幸,当初拦住了父亲,没有坚持跟叔伯要水泥厂的岗位,不然我现在估计还得为退休发愁。

编辑:82年的南瓜

本故事纯属虚构,为了提升观感,图片仅供参考,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7 阅读:2523

今古看传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