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退休老教师葛老师卖了老家金华兰溪149个平方米的房子,买了杭州儿子家对门89个平方米的房子,想着可以和儿子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可卖房不到三年,他就后悔,想回兰溪了……
葛老师退休前是兰溪一所中学的教导处主任,他原来教数学,是一名高 级教师,退休后又被金华的一所私立中学聘请,每个月的工资比他的退休工资都还要高。
葛老师的爱人比他小5岁,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做会计,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也有6000多,退休后还接了几个私 营企业的账木做,也多一笔收入。
葛老师夫妇只有儿子一个孩子,儿子今年42岁,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很不错,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杭州工作,找了一个浙江衢州的女朋友。
在杭州工作,自然婚房也买杭州,2008年葛老师花60多万首 付给儿子在拱墅区买了一套103个平方米的房子。
结婚的第 2年,儿媳就生下了孙子,葛老师两口子都没有退休,葛老师的老伴照顾儿媳坐完月子就回老家上班了,孙子由亲家母过来带。
孙子出生以后,葛老师觉得儿子儿媳要供房贷车贷,压力挺大,既然亲家母出力,那他们就出钱,每个月补贴3000元给儿子一家。
儿子儿媳也挺孝顺,每个星期都会给葛老师两口子打电话,两三个月回兰溪看他们一次,每次回老家也都会给两人买礼物。
2019年6月,葛老师儿子给他打电话:“爸,我家对门邻居这套房子要卖,他说如果我买的话,可以优 惠点给我,房间的家具家电都送给我。”
“你和我妈年纪一天比一天大,如果你们来杭州,也可以方便我照顾你们,还有,爸,我们准备要二胎,你跟我妈过来,也可以帮我们带带二胎。”
听了儿子的话,葛老师还是挺动心的,原来也没想过去杭州养老,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在兰溪这个十八线小城市,过过日子还是挺舒服的。
而且他们买的是电梯房,所在的这一单元,还有原来学校的两个老同事,会经常在一起聊天,有时会约着一起下棋、钓鱼,日子过得还是挺惬意的。
葛老师跟老伴商量了一下,觉得我他们就儿子一个孩子,虽然现在身体还不错,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但以后养老还是得靠儿子的,买下儿子对门的房子,以后他们不在了,儿子也可以两套房子打通,这样方便实惠一些。
兰溪的房价不到杭州房价一半,虽然兰溪的房子有149个平方米,但葛老师他们还得再掏100万左右加上卖房子的钱才能买下杭州的房子。
而这100万也掏空了葛老师两口子的的口袋,但想着每个月还有退休工资,又能和儿子一家团聚,还是值得的。
为了避免跟儿子儿媳以后有矛盾,他们还特意约法三章过,一.因为各自的口味不同,所以两家各自开伙,二.孩子的教育问题, 以儿子儿媳为主,三.各自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不互相去干涉对方,要互相尊重,不要影响对方。
刚去杭州的前几个月,日子过得还是很舒服,很愉快的,每天可以看到儿子孙子,算是真正享受了天伦之乐。
儿媳是浙江衢州江山的,衢州靠近江西,她很能吃辣,烧每个菜几乎都要放辣椒,儿子原本不吃辣,和儿媳生活在一起10多年,慢慢也变得无辣不欢。
葛老师和老伴都不能吃辣,炒菜偶尔放点辣椒,都是不辣调味用的,加上年纪又大了,为了身体健康,他们做菜就更清淡了。
因为知道儿媳妇的口味,所以约法三章的时候,约定了哪怕住在门对门,两家也各自开伙。
刚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周一到周五中午都是各自在单位附近解决,要么吃外卖,要么跟同事AA制聚餐,晚上回家自己做(葛老师老两口帮着买菜),周末两天,儿子儿媳都想睡个懒觉,就在葛老师这边吃。
刚来杭州的几个月,葛老师老两口在儿子儿媳上班的时候,自己就在家附近逛逛,有时也会坐车去西湖边,博物馆等地游玩一下。
每个月还会回兰溪老家看看,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看到葛老师老两口气色不错,都羡慕着说:“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儿子儿媳孝顺,有本领,带着你们在杭州享福了。”
看着亲戚朋友往日同事羡慕的眼光,葛老师老两口也很受用,不过每一次都会谦虚的说:“都说养儿防老嘛,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转眼到了2020年,因为口罩问题,儿子儿媳的单位都选择了在家办公,所以儿子儿媳妇天天在家,不过他们的工作还是挺忙的。
想着不知道口罩问题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所有东西就得省着用,那就大家一起吃饭,不两家都开火,刚两家人一起做饭的时候,葛老师老两口为主,儿子儿媳妇也会一起帮忙。
孙子学校有时也停课上网课,孙子初一,学习成绩还不错,可自从上网课以后,也不知道是不是不适应这种上课方式,孙子的学习成绩退步了不少。
葛老师没有退休前就是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高 级教师,看着孙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肯定心里着急,因为他们事先跟儿媳妇说过,不干涉孙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也只能干着急。
原先孙子的功课都是儿媳辅 导的,儿媳妇居家办公不久就又回了单位上班,他们单位有好几个同事中招,每个人分摊的事也就多了起来,儿媳妇也没有太多时间管孙子的功课。
儿媳妇很发现了自己儿子学习的问题后,就请公公葛老师操心一下孩子的学习,辅 导一下孩子功课。
孩子在葛老师的监督和辅 导下,成绩有了回升,儿子儿媳都很高兴,儿媳笑着对葛老师说:“爸,以后小馒头的功课就交给您了,我是真傻,家里有这么优 秀的一位高 级教师不用。还让我这个大专生自己辅 导,很多题其实我都不会做,自己每天都得学习。”
儿媳妇还把葛老师拖进了儿子的家长群,让班主任有事跟葛老师交流,还特意告诉班主任,自己公公退休前是一名很优 秀的中学老师。
过了二三个月的居家办公,儿子儿媳又都正常上班了,不过没有再各自开火,葛老师老两口想着儿子儿媳妇两口子工作也累,就想着多分担一些。
每天一早,葛老师的老伴,就会给他们一家三口做好早餐,等儿子一家吃完早饭,葛师母再去帮儿子一家打扫卫生,洗衣服,收拾房间,做完这些后,再和葛老师一起去菜场买菜。
因为口罩原因,所以儿子一家在外面吃饭没有原先那么便利,葛师母就一早起来不仅给他们准备早饭,又给他们准备了中饭,这样既节约又卫生,味道还比外面买的可口。
刚开始两家合在一家吃饭的时候,儿子儿媳妇也会帮忙,也问过葛老师老两口要不要交生活费。
葛老师想着自己每个月退休工资将近一万,老伴也有6000多,两个人的钱以后也是儿子的,早补贴晚补贴都一样,就没有要儿子的生活费。
葛老师两口子来杭州养老的第 1年,应该是和儿子儿媳的蜜月期,一家五口人相处的很不错。
虽然老两口即出钱又出力,但也心甘情愿,有时周末儿子儿媳,也会让老两口休息一下,他们来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偶尔也会带葛老师老两口出去吃饭,周边旅游一下。
可到了第 2年,葛老师老两口对儿子儿媳就有些不满了,每天下班回家,儿子打游戏,儿媳玩手机,也不帮忙干活了,吃完晚饭,拍拍屁 股,就回对面自己的家,收拾桌子,洗碗,打扫卫生都葛师母做。
吃完晚饭后,葛老师开始辅 导孙子的作业,孩子作业多的时候,有时要陪到11点左右,时间久了,快到古稀之年的葛老师就有些吃不消。
自从儿媳妇让葛老师管孙子的学习后,孙子上学的一切事宜,都让葛老师负责了,包括和班主任沟通,课业的布置,交学费生活费,开家长会等等。
婆媳之间,父子之间慢慢开始有了分歧,刚开始葛师母做菜的时候,做两个清淡一点的菜,再做两个儿媳喜欢吃的辣菜,可有时候实在忙或者累,就不想分开做,儿媳就会不高兴。
葛老师的儿子又比较听老婆的话,就会对葛师母做的饭菜各种评头论足,他们工作累了一整天,回来还不能吃上一口称心意的饭菜,把葛师母气的要死。
第 三年,葛老师,葛师母他们之间的婆媳关系,公公和儿子儿媳的关系,已经闹得有些不可开交。
儿媳刚开始还是对儿子抱怨葛师母葛老师的,后来干脆自己说,有时候嫌菜做的太咸,口味太重,真口味做清淡了,又嫌没味道。
家里的家务活也都是葛师母做的,儿媳会嫌弃葛师母衣服洗不干净,有的应该先手洗的却直接扔洗衣机洗了,有的要干洗的也直接机洗了,内 衣外衣不应该混合在一起洗,各种颜色不应该混在一起洗,总之葛师母都没有做对。
时间久了,事情多了,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儿子刚开始还试着和稀泥,可他老婆不买账,很多时候儿子都跟着儿媳一起指责葛师母,让葛师母觉得更委屈。
自从葛老师老两口来杭州以后,孙子一直是跟着他们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教育,基本都是老两口负责的,都说隔辈亲,老两口对孙子很宠爱,一般孙子提出的要求都会满足,孙子跟爷爷奶奶也很亲昵。
儿媳觉得公婆太宠孩子,导致孩子都不愿意听她的话,葛老师夫妻老两口觉得儿媳对孙子太卷,要求太高,觉得孙子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大体上还是过得去的。
再说了,作为老教师的葛老师认为,孩子的人品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对孩子的培养不应该就抓学习。
婆媳矛盾还有一个最关键的点,儿子儿媳让葛老师两口子来杭州的时候说,准备要二胎,两口子都来杭州两年多了,二胎还没来,葛师母催生二胎,儿媳妇很不高兴。
有一天,儿子很随意地对葛老师说:“爸,我这车都开了十来年了,想换辆车,您和我妈每个月有那么高的退休工资,不如赞助些给我。”
虽然前几天葛老师刚跟儿子发生过一些不快,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葛老师生气归生气,该赞助的还是会赞助。
就问儿子:“你想换什么车啊?大概要多少钱?”
“我想换辆特斯拉,大概36万左右。”
葛老师想了想,就说:“我们的存款都买了房,这些年来杭州,你们的很多开销都是我跟你 妈付的,也没存下多少钱,这样好了,我们给你6万。”
葛老师原本以为,儿子买车自己也赞助6万也算不错了,可没想到儿子却不高兴了,他脸色有些沉下来的:“爸,36万你就赞助6万,这也算赞助吗?”
葛师母在一边听到儿子这么说,真是新仇旧账都一股脑了上了头,“6万很少吗?你儿子的学费,课外活动的钱,家里买菜买水果买日用品的钱,都是我跟你 爸出的,你还想我们能存下多少钱?”
“你都40多岁了,应该是你养活我们了,不应该你们啃老我们老两口, 你怎么好意思说的出口让你 爸赞助你买车!”
“我们也说过给你生活费的,是你们自己不要,现在又来说我们啃老,好像我们都喜欢跟你们住一起一样。”
看葛师母说老公,儿媳妇不愿意了,立马就回怼了葛师母。
结果俩婆媳你一句我一句的,越说越难听,最后还是葛老师摔了桌子上的碗,两个人才闭嘴,儿子儿媳很快摔门出去,回了对面自己家。
葛老师真是有些后悔莫及,如果自己没有卖了老家的房子,搬到儿子家对面,也许和儿子儿媳的关系不会变得这么糟糕,都说远香近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这两年他们的房子比买的时候下跌了50多万,就算想把房子卖了,再回老家买房子,好像也不可能,葛老师真是郁闷极了。
总结:
都说养儿防老,父母养孩子小,孩子养父母老,可现 在 的社 会,很多功利主义,指望谁都不一定指望的上,你敢肯定自己老去需要子女,子女便挥之即来吗?
老年人跟年轻人有很多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的不一样,住在一起或者住的太近(像葛老师他们这样门对门),就会产生很多矛盾,父母和儿女之间的距离,最好是一碗汤的距离!
住一起还是容易产生矛盾
养儿防老本就是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