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北京来了位低调的客人——沙特国防大臣萨勒曼,但其此次访华却并不寻常。
此次,“不寻常”的点有3个:携军队高层、中沙“向上走”、美沙走“下坡路”。这大半个月里,西方坐立不安,且一直在“揣测”沙特的用意和中沙、美沙未来的走向。
6月25日,沙特防长萨勒曼率代表团落地北京,正式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萨勒曼此行甚是低调,提前封锁了行程消息,访问结束后也是“秘而不宣”,中沙均未披露会谈细节。虽然低调,但萨勒曼的代表团全是在沙特军队中举足轻重的高层,这次来访并“不简单”。中方极为重视,先后派解放军高层和国防部长董军会见了萨勒曼,与沙特国防官员深入讨论了军事合作。萨勒曼的身份也非比寻常。除了沙特国防大臣的身份外,他还有个特殊身份——沙特首相亲弟弟。沙特的豪华“配置”直接展现了其与中国合作的积极姿态,加上中国的高规格待遇,可见双方所谈事情的分量。会谈结束后,中沙双方也是不约而同戴上了“神秘面纱”,但已经叠起来的“检阅仪仗、高层密谈等buff,迅速引起了西方的“揣测”:沙特正在让中国取代美国的位置。
取代不取代的,中国毫不在意,中沙能保持“稳中有进”的合作,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下双方基于自愿而共同努力的结果。一直以来,美国虽是沙特的首要安全伙伴,但沙特与中国的合作也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且涉及能源经贸等多个领域,眼下也正在往安全领域内深化合作。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在北京进行了对话,在中国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历史性和解。要知道,作为中东“双强”,为争“老大”,两国已交恶几十年。如今,中国调解好了伊朗和沙特的世纪矛盾,沙特对中国的信任自然与日俱增。再看看为了促成沙特与以色列的和解,美国是怎么做的?美国方面隔空喊话,“要求”甚至威胁沙特,不和解就不签防务协议。这种“命令式”的口吻,自然而然取得适得其反的后果,非但“调解”失败,还使阿拉伯国家抱起团来。一个致力于世界和平,尽显大国担当;一个妄想争夺霸权,堪称“矛盾制造机”。哪个更值得信赖?
美对沙特实施军售禁令的三年,中国的武器供给给了沙特一个更优的选择,此消彼长的趋势已不可逆,美国把自己与沙特的关系“作”上了“下坡路”。“威胁”失败,美国转而换了拉拢沙特的策略,高调宣布要“解禁沙特军售限制”,为了留住沙特的目光,甚至拿出了此前沙特想买遭拒的F-35战斗机。沙特不仅不睬,还主动找到了中国,中沙“密谈”直接让美国有如芒刺在背、坐卧不安。沙特用用行动向美国证明了:沙特并不是非他不可,美国不可能将沙特玩弄于股掌间。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环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